赵王立刻明白,这逆子就是因为此事打上了将作监的大门。如此小事,也值得大动干戈?这逆子倒是学会了扣帽子,小小一件事都抨击到赵国的治国之术上了。
赵王还未开口,便听赵景裕道:“匠工之道,乃强国秘术。眼下小小一个曲辕犁,便可使赵国粮食大大增产。若能提高工匠地位,鼓励工匠发明,在更多优良技术的加持下,我赵国强大起来将不再是空谈。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何赵国臣僚不思其中奥秘,如此折辱匠奴?仅仅因为张嘴说话便要受到惩罚,那还能有什么新技术为我赵国效劳?”
赵王心中一震,脸色却非常淡漠,似乎并未因赵景裕的话而动容。他淡淡地道:“孺子之见。强国在于人才,在于田地,在于吏治清明。尊重匠奴便能强国?闻所未闻。”
赵景裕为之气结。
赵王不动声色:“怎么?不服气?听你的意思,若能有个恰当的管理方式,那将作监就还会有类似曲辕犁这样的新技术?”
赵景裕不假思索:“正是1
赵王突然一笑:“甚好,那便由你来执掌将作监,让寡人看看你所言是否为实。”
还跪在地上的王德傻眼了。赵王不但根本没有惩戒赵景裕的意思,反而自己还要失业了?
赵王心里畅快无比:三公子赵景裕向来聪慧,可惜从来不将自己的聪明用在正处,反而整日挖空心思要当什么‘邯郸第一纨绔’。赵王一直心心念念想让赵景裕做些正事,将这惫懒的货色培养成赵国未来的栋梁,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眼下揪住赵景裕一个口风,终于有机会将这滩烂泥扶上墙了,似乎还算是因材施教让这逆子从事擅长的工作。赵王心里乐开了花。
赵景裕则傻眼了,没想到两句话的工夫,自己脑袋上便戴了个紧箍咒。
他可是立志要当纨绔的人!怎么可以被琐事所累!再说将作监的负责人一向都是阉人,现在让赵景裕来当这个‘将作太监’,那岂不是让其他纨绔笑掉了大牙?
赵景裕正要抗辩,一旁的禁军大将李婴便笑道:“恭喜君上添一良臣。三公子颇擅机巧,在将作监恰得其所。”
李婴此言本是出于好意——赵景裕大闹将作监,原本难逃严惩。眼下赵王心情好,没有惩治三公子,李婴想暗中提醒赵景裕赶紧接受赵王的‘好意’,免得最后还要受罚。
赵景裕却不这么想。受罚便受罚,自己是赵王亲儿子,他又能把自己怎样?相反,要是被将作监拴住了手脚,那可就是长久的折磨了。
穿越到这个时代,又有幸当了大战国的公子,不享受生活更待何时?还想让我在大厂996?做梦去吧!
赵景裕反抗道:“王父且慢!儿臣年仅十四,尚未出宫辟府,按照赵国祖制应当潜心修习宫学,不应进殿为臣。还请王父收回成命1
王德傻眼了,甚至忘了哭嚎。眼睁睁看着这对父子交锋,他们的言语将决定自己是否会失业……
赵王则哭笑不得,他算是看出来了,自己这个三儿子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前几天这厮还因为‘赵国祖制’不能出宫辟府和自己对着干,眼下见祖制对自己有利,又冠冕堂皇地用‘赵国祖制’来做挡箭牌。
按下痛殴这逆子一顿的冲动,赵王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哦,既然祖制如此,那便还由王德继续执掌将作监……只是,也不知景裕你此番力保的匠奴,以后在王公公的管辖下下场将会如何……”
赵景裕张张嘴又闭上了,王父赵平昇的腹黑程度超乎了他的预料。
赵王昇笑得很开心:“如何?”
赵景裕长叹一口气:“还是儿臣来吧……只是有一个条件,我的官名不能是将作太监……”
还瘫坐在地的王德如丧考妣,他到底还是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