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团四营在陈大谷的率领下,急行军60多公里,抵达了堡子山。
这里是同浦公路经过新州后南下的必经之路。
而且,这里地形险要,背靠连绵不绝的大山,可攻可守。
陈大谷拿出《反斜面和三三制战术》翻看一会儿后,命令麾下4个步兵连长和炮连连长过来开会。
这些连长都是李云龙从旅长或总部要来的,军事素质过硬的军事干部。
很多都是在基层当班排长的时候立过功,然后到随营学校集中学习,考核过关的才下放到各部队的。
不仅自身军事素质过硬,更是能带兵,给战士做思想工作。
再经过几次大战的洗礼,不论是连排长还是战士,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中的战士。
虽然比不上新一团老牌的三个步兵营,但是装备已经跟三个步兵营一样,战斗力绝对远超像772团这样的主力团。
「我们四营,这次的对手是日军第3旅团。」
「我们的任务,是在此处守住阵地3天,在3天之内,绝对不放一个鬼子南下增援太原。」
「兄弟部队已将井沟大桥炸掉,第3旅团坐火车最多只能到达原平站。」
「原平站距离我们这里大约70公里,如果第3旅团连夜赶路,按照鬼子的急行军速度,大概明天中午抵达我们这儿。」
召集几个连长开会,陈大谷扫了一眼众人。
「这里是堡子山,这里是鬼子经过的公路。」
他捡来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指了指远处横在公路旁边的山头,以及从山下横穿的公里,然后在地上划出一道痕迹代表这是堡子山和公路。
没有啰嗦,陈大谷指着地上石头和痕迹,开始讲述部队部署
「十三连在堡子山正斜面构筑战壕和散兵坑阵地,记得多挖防炮洞。」
在敌后战场上,八路军大量使用防炮洞,除了防备日军火炮以外,还有藏身,藏弹药,藏粮食的作用。
在《反斜面和三三制战术》这本书也有详细记录挖防炮洞的方法。
「工兵排在正斜面阵地前方和公路上多埋地雷。」
「炮连负责构筑反斜面炮阵地,其余三个连负责挖山,把山给我掏空,反斜面和正斜面连接着。」
四营教导员问「老陈,你的意思是,咱们这一仗要运用《反斜面和三三制战术》里的,反斜面工事加坑道战术?」
「没错!」
陈大谷点头「咱们的火力强,一个连顶别人一个团,在正斜面没有必要放那么多部队。」
新一团的主力步兵营下辖的步兵单位采取的是四四制,既四个连,每连四个排,每排四个班。
每个步兵班15人左右,装备1挺轻机枪,1支冲锋枪,1具火箭筒,1支狙击枪,其余的武器也是半自动步枪。
四营一个64个步兵班,那就是64挺轻机枪,64支冲锋枪,64具火箭筒…
另外再加上装备了13门机关炮,12门迫击炮和4门九二式步兵炮的炮连。
火力很强。
「另外,根据团长得到的情报,日军这次用于进攻中条山的飞机,有200多架。」
「虽然从正面进攻鬼子的大炮打不着咱们反斜面的炮阵地。」
「但是,一旦鬼子呼叫来飞机丢航空炸弹,干掉咱们的炮阵地和正斜面阵地,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咱们的炮兵和步兵需要坑道来躲避鬼子的航空炸弹。」
「还有我们的武器弹药也可以藏在坑道中。」
「另外,我们还可
以通过贯穿山体坑道运送伤员,往正斜面及时增援、输送武器弹药。」
这个反斜面工事和坑道战术,陈大谷没有实战过,不过战士们在平时训练中,已经训练过如何快速挖掘山体坑道。
但他是身经百战的老手,只略一分析就知道这种反斜面工事加坑道战术,确实很有用。
「距离鬼子抵达还有不到20个小时,各部抓紧时间埋设地雷、构筑阵地和挖掘坑道。」
「第3旅团是块硬骨头,就算它再硬,咱们也得捣碎了,再把它咽下去。」
陈大谷语气冷厉。
「是!」
一众连长整齐回应。
等连长们走后,教导员看着陈大谷,语气惊讶
「老陈,听你的口气,是想要吃掉第3旅团?」
「日军第3旅团可是号称精锐,下辖2个步兵联队和1个炮兵大队,光凭咱们一个营怕是很难吃下去吧?」
陈大谷一边摊开地图,一边说道「人要有梦想,日军第3旅团还要留部队守老巢,绝对不会倾巢而出,最多1个步兵联队,外加1到2个步兵大队和炮兵大队,咱们只要在正斜面大量杀伤鬼子,击垮鬼子的士气,再抓住时机来一波反攻…吃掉第3旅团有难度,不过击溃第3旅团还是有机会的。」
教导员仔细的分析了一下,顿时觉得陈大谷说得有几分道理。
以一个营的单位击溃日军大半个精锐旅团,想想就很刺激。
顿了顿,陈大谷又道「老王,立即给指挥部发一份电报,汇报咱们目前的位置和战术,看总指挥对咱们还有什么指示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