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长安城内,皇帝外加朝中重臣们尝试郭戎提出的新体制的时候,郭戎早就离开了汴州,一路朝着海边的登州狂奔而去。
至于,自己的上疏,以及上疏的后果,郭戎实在是顾不上了,当然,就算能顾上郭戎也不太想管,因为郭戎上疏的目的不过是为自己的行动做掩饰。
虽然在吴少雄和韩愈的鼓动之下,郭戎提出了体制改革的建议,并且以奏疏的形式送到了长安,但是对于李纯以及长安的重臣们十分能接受,郭戎本身却并不太确定。
原因很简单,这些东西超前的实在是太多了。
对于吴少雄和韩愈这两个的家伙,郭戎是既无语,又佩服。
这两位大仙在完全不知道后世政体的情况下,凭借着自己乱七八糟的描述,竟然真的将后世不同政体的制度真的还原了出来,不仅还原出来了,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然后将这些改良后的东西杂糅到了一起。
内阁制出来了,代议制出来了,虚位君主制的雏形出来了,这也就算了,关键,用了这么多的壳子做伪装,本质上却是兔子的民主集中和集体领导。
这也就算了,关键在完成了这一系列东西的同时,还把郭戎最在意的统一战线完美的融合了进去,这种惊人的政治智慧惊掉了郭戎的下巴。
如果不是郭戎从一早就了解了这两位的本质,甚至要怀疑这两位是不是穿越者了。
东西做的很好,就算不喜欢研究政治的郭戎也能看出来这套东西绝对能用,而且很好用。
但是在郭戎的印象里,从先秦到明清,华夏的大一统王朝基本走的是集权路线,皇帝们在拼命的将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到了野猪皮时代,更是成为了的最巅峰。
李纯,是位有气度的皇帝,也是位有野心的皇帝,但是皇帝这东西,什么时候能用常理来形容了。
说的好听了是雷霆雨露具是君恩,说不好听了,郭戎就一直觉得皇帝这种东西是凭借绝对权力肆意妄为的神经病。
毕竟,正常人谁会把雷霆雨露这种东西放在一起,不被人直接锤爆了才怪。
刚开始的时候,郭戎甚至怀疑自己把这东西交上去,李纯会不会以为自己要谋反。
只不过,吴少雄、韩愈这两个素未蒙面,但是不约而同的家伙的态度却出奇的一致。
本着信而不疑,疑而不用的原则,外加郭戎确实需要用这种方式降低长安方形暂时忘记自己。
所以,出发之前,郭戎还是以奏疏的形式,将两人的成果送了上去,至于送到长安会发生什么,李纯会不会采用,朝臣们能不能发现韩愈和吴少雄留下的坑点,那就跟他郭戎没什么关系了。
事实上,郭戎之所以改变计划,让大军在大河之南进行休整,既跟战略目标有关,让汴州决战的信息向外流传,使得战斗结果的影响发酵,提前瓦解敌人的意志。
又跟现实条件有关,长缨军需求休息,天雄军需要整编,鲁北军需要扩充编制。
但是,这都不是根本的原因。
真正让郭戎彻底改变战略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孤军深入辽东、辽西的李愬有了消息。
先是率军千里奔袭,然后在辽东半岛进行了大范围的穿插和迂回,将大唐在辽东的残余力量整合之后,调转方向,直接禁军辽东半岛,然后依托半岛的狭窄地形抵御了辽东地区所有反唐势力的攻击。
三个月的时间,转战超过三千里,大小数十战,歼灭各路叛军超过十万,几乎凭借一己之力,牵制了整个辽东、辽西地区几十万各路叛军,李愬的军事才能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
原本,李愬占据辽东半岛南部之后,局势已经稳定,但是随着时间进入九月中旬,原本零散的叛军势力似乎突然被整合了起来。
辽东诸族、新罗、百济、复国的高句丽、前期抵达半岛的岛国武士和足轻,开始成建制,有组织的对李愬所部展开进攻。
双方在辽东半岛中部最狭窄的卑沙城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之所以在连战连捷的情况下,突然转向辽东半岛,既有战略上的考虑,同时也有现实的原因。
虽然一路战果丰硕,但是连续的长途奔袭之下,李愬手中那支以禁军后备兵为主的河北军战损严重。
虽然在征战的途中,陆陆续续补充进了一部分辽东边军,但是依旧不足以弥补其损失。
抵达辽东半岛之后,李愬的手中只剩下了两万左右唐军,一万左右辅兵,以及他们沿途收拢的五万左右的大唐平民。
不要以为五万的数量不少,要知道巅峰时期,整个辽东、辽西户超过二十万,人口口过百万。
然而,就是这短短几个月的叛乱,在狼子野心的刘总刻意放纵之下,在丧心病狂的陈宏志诱导下,在数典忘祖的李师道的谋划之下,百万之众的唐人或死,或亡,或者沦为了叛逆者手中的两脚羊。
在辽东激战一个月,五万人已经是李愬所部能够拯救的极限。
精锐的河北军损失不少,又增加了大量的平民需要护佑,实在不容于李愬继续之前那种大纵深、大穿插、大迂回的作战方式。
如果只有敌人的进攻,凭借卑沙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李愬还能够率军抵挡,但是,粮草不足,李愬就真的是无能力了。
辽东土地肥沃,辽河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但是在长达半年多的大规模叛乱之中,在各方力量的攻伐和屠戮之下,唐人花费百年打造的家园已经毁于一旦,数不清的财富也已经不知去向。
再加上李愬所部又是在各路叛军的一路追击和包围中转战,这就使得李愬所部根本就没有任何粮草的补给。
进入辽东半岛凭借特殊的地形,李愬可以率军抵挡十倍于己的乱军,但是粮草就真的超出了李愬的能力范围。
更为不妙的是,随着时间从夏季入秋,入冬,气温开始大幅度降低,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李愬根本不知道能支撑几天。
除此之外,心思不同,目的各异的各路叛军还通过各种方式,彻底的封锁了从辽东-辽西-河北这一条陆路的对外通道,彻底阻绝了陆路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