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狼接一浪,浪浪都强(1 / 2)

苏媚娘是个典型利己主义者。</p>

宁缺也是一个利己主义者。</p>

他清楚如何拿捏这种女人。</p>

这些年来,她常常偷偷拿宁家的东西便卖,加上宁缺给的零用钱,七七八八口袋肯定进了不少。</p>

顶级成功学那一套,对于贪婪的苏媚娘而言,那完全就是降维打击。</p>

当天宁缺就跟苏媚娘来到了钱庄,当看到足足有接近一百多两白银,虽然有了心里准备。</p>

但还是吃了大惊。</p>

要知道,辽国进入饥荒年已经有了三年的时间。</p>

权贵吃喝玩乐,百姓年年尸殍遍野。</p>

朝中百官尚无一人可用,皆是官官相护。</p>

这也是为什么辽帝禁封科举考试三年,打算重用百姓子弟的根本原因。</p>

青城县,还算得上是相对富饶的地方。</p>

寻常人家一年公职人员最高收入也不过小小碎银几两,这还算不错了。</p>

更加别说温饱都成了温度的贫苦百姓。</p>

一百两银子是个非常不小的数目了。</p>

苏媚娘担忧,“夫君,你可不要骗我啊,这都是我辛辛苦苦攒的血汗钱。”</p>

“你若是赚了钱,你得给我分红。”</p>

宁缺心满意足将白银兑换成了一百两的银票,淡定塞进了袖中。</p>

拍了拍苏媚娘肩膀道,“你投资我这潜力股准没错的,信哥。”</p>

宁缺展开调查。</p>

青城县,清风楼已经被抄了,当即首富李万三已经被打入大牢,秋后问斩。</p>

这是板上钉钉的时候。</p>

宁缺再也没有了阻碍,以他前世的经商头脑加上故人智慧,想要崛起是轻而易举。</p>

一百两白银,宁缺拿出了五十两白银找到了刘郡守。</p>

刘郡守看着面前五十两白银,吃惊不小。</p>

响起女帝所说,若宁缺是个贪财之人,也不需要重用。</p>

这可是在考验期间,他就没有想到宁缺竟敢在这个关键时候,拿五十两来贿赂他?</p>

孰轻孰重,刘郡守分得清楚。</p>

一脸不悦道,“宁缺,你这是何意,莫非你是在贿赂本官?”</p>

宁缺不傻啊。</p>

所谓打蛇打七寸,送礼要送心坎上。</p>

宁缺摇头,“刘郡守大人,这并非是贿赂耸立,而是商人跟父母官的合作,这五十两代表我的启动资金,并非空口无凭。”</p>

“你什么意思?”刘郡守摇头冷笑。</p>

这种套路,他早就见多了。</p>

曾经不少县的富商,都是变着法送他钱</p>

但可惜,他是廉政清廉的好官。</p>

而宁缺也可惜,是个守财奴,钱他绝对不会白白送人,如今也不会去送。</p>

“刘郡守大人,这些年来,青城县百姓,为何生活越来越苦,甚至出现饿死人的情况。”</p>

刘郡守淡淡道,“你说说看。”</p>

宁缺作揖,“并非百姓不够努力,好吃懒惰,而是经济无法流通。”</p>

“富饶之地,只会越来越富饶,贫穷之地,也只会越来越贫穷,整个辽国经济处于一片死水。”</p>

“若此时能够将经济流通,宁缺至少可以保证,带动整个青城县百万人赚钱。”</p>

刘郡守初时没有把宁缺的这番话放在心上。</p>

可一听到能够让经济流通,他倒是来了兴趣。</p>

确实如此,他作为三十二县的郡守,也一直致力于想办法改变各大县的贫富差距。</p>

但可惜,他能力有限。</p>

文道之国,目前有个巨大的弊端。</p>

百姓一头扎进其中,忘记了辽国本是农耕大国。</p>

但文道变法又是如今治国根本,无法动摇。</p>

他一个小小郡守,在女帝面前人微言轻,不敢乱说。</p>

私底下,宁缺现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引得刘郡守感触万千,仿佛找到了知己。</p>

“宁缺,你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吧。”</p>

宁缺一笑,猛然跪地,诚挚道,“宁缺不才,想要为庆城县百姓谋取生存之道。”</p>

“想要求刘郡守将清风楼批给我,由我的文采,吸引外地游客,打通经济流通。”</p>

“好!”刘郡守激动拍桌而起,“宁缺,我辽国就是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p>

“那些所谓读书人,没有一个如你这般为百姓请命。”</p>

“他们平步青云之后,哪个不是嫌弃自己出生早已经忘记了入仕途的初衷。”</p>

刘郡守曾经带出去好几个人才,最后皆是没有为自己家乡做半点贡献。</p>

宁缺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p>

“我可以将清风楼批给你,但是...”</p>

刘郡守相对冷静,拍了拍宁缺肩膀,“口说无凭,你得干出成绩来。”</p>

“这样吧,我给你顶一个目标,你若一个月内,能够让整个青城县的收入达到一千两,我便大力支持,本郡守亲自为你宣传如何?”</p>

宁缺自信一笑,“一千两太少了,我以自己人格保证,若一个月内,我宁缺不能给青城县经济提升到三千两,刘郡守就将清风楼给拆了去。”</p>

当天下午,黄金地段清风该正式改命成了“黄鹤楼。”</p>

兵力褪去,百姓敢于重新出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