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史官使人愁(2 / 2)

重生之凤倾九天 简让 1836 字 1个月前

这皇上过来其实也不是专门为了扫兴的,只是这史官死活非要跟着过来。不然就要联合六部尚书联合上奏,以死直谏。皇上也怕这些啊,搞不好还留下一个苛待言官的名声。</p>

这太平盛世靠的就是才资卓绝之辈以平天下。</p>

皇上叹了一口气,想着自己要不是因为一时贪杯也不至于此。好生在寝殿里歇息着,或许史官手下留情还能说是为政务所累。</p>

皇帝不好当啊,在这年头算是个高危职业还像个香饽饽一般总有人惦记。这也是皇帝当了皇帝之后才生出的一些顿悟。</p>

前些日子又说江南某地闹了水灾急需朝廷拨款,这阵子的急报又是说什么河北大旱灾情告急,恐今年收成不佳这又得平添一向开支。逢着什么风调雨顺之节气,皇帝想要微服出巡还不时的要受到一路上的刺客袭击。</p>

这还不算完的,这政绩卓著吧还得南下北上彰显国威。若是流年横祸四起,皇上还得准备长篇的政治通告用来安抚民心。不然这一暴乱,苦的还是皇上之个处理烂摊子的。</p>

若说最麻烦的还要数番邦外族进宫的美人佳丽,美则美矣可惜语言不通。你这不闻不问,史官笔下你就是个苛待后宫的昏君而且还不顾番邦邻国的政治和谐。你要是时时关怀,雨露均沾,又要说你这是色令智昏。</p>

还有得提防着后宫诸位嫔妃的争宠,宫里也就罢了好容易得了空要去江南微服出访。又不知道哪些人透露的风声,大家小户的女儿都塞了过来。不收倒也还好,顶多就在背后造谣生事而已。万一是收下了,隔天人还不见了。</p>

还真是应该向她讨教怎么就一击中的了。倒让那些成日里既无子嗣又无才德的嫔妃们学学,省的念头都在朕身上。</p>

说不准过上个十几年就又来几处沧海遗珠千里寻父的故事了。到了史官笔下倒还好,民间最是喜欢听宫闱之内的秘事,要是配上几个文采不逊的稍微添油加醋,自己可怎么都洗不清了。</p>

也罢,前些日子出来了什么要复辟前朝的又要叫自己处理,还是交给荣季这几兄弟吧。</p>

“皇上既然来了,就饮一杯再走吧。”</p>

难得皇后娘娘对皇上的态度这般冷淡,不知道的还以为急切的遣皇上回去呢。</p>

“鸣星,替皇上斟酒。”</p>

若说是皇后娘娘一个人的态度也便罢了,这连带着莲妃娘娘也如此。唬得这几位小辈也是一愣一愣的,皇帝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又有什么地方一同得罪了这两位美人。</p>

“难不成二位这是要赶朕走的意思吗?”</p>

“臣妾并非此意。”</p>

史官看此情景,立马就执笔写下。</p>

“某年某日某时,皇上与皇后莲妃不睦。”</p>

皇上当即接了酒赏给了史官,实在是肉痛的感觉啊。可是为了让史官笔下留情也就只好出此下策。</p>

“赐酒。”</p>

“臣惶恐。”</p>

可惜这史官死活就是不愿意接了皇帝的赐酒,尴尬的气息使得众人都僵硬在了原处。</p>

皇上看这情形也不像是欢迎自己的样子,也算是巴巴赶来讨了个没趣,只能悻悻而归。顺带还拖走了准备留下来共同饮酒的苏将军。</p>

“苏卿家,朕今日倒想同你博弈一番,不知卿家可有什么意见?”</p>

“臣遵旨。”</p>

宫廷宴会就在苏宴诚惶诚恐之中结束了过去,只是荣诀倒有些可惜未能和顾红妆独处。</p>

苏家两位小姐早早的就告辞皇后娘娘,要回家去了。本来也是如此,世家小姐在宫中也是不宜久留。所以皇后娘娘也就没有过多的挽留了。</p>

倒是苏宴将军被皇上拘着在乾清宫里下棋,总不能和两位女儿一同回家。万一苏夫人问起来只能指望着两位千金多说些好话了。</p>

荣诀看苏家姐妹也要离开了,就也向皇后那边辞别。只不过是皇上那里还不太好交代,只好嘱托荣季替自己说些好话。</p>

荣诀与荣季不同,与太子荣璟更是区别。自然是因为荣诀生母的缘故,所以只能是不宜留住在宫中。而且太子自然是有专门的东宫作为起居住所,所以荣诀只能随着苏家姐妹在宫门落锁之前离去。</p>

省的又费事端。</p>

“苏小姐!且等一等。”</p>

(/82862/82862142/10100939.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