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儒世三圣,三圣锋(2 / 2)

同时借助海市龙灯拉拢先天人群体加入。

生产力得到充足的发展。

世外书香坐落于北海之上,对北境,对天策王朝的发展自有所了解,虽然蔺重阳不儒门,但是他做的事已经儒门到不能再儒门。

不至于说以他们的高度还看不出,天策王朝的背后是儒圣明德,这在当年又不是什么秘密。

哪怕如今都有文诣经纬与奕德熙天与其对接。

有理论,有实践,两者可以进行互相印证。

他没走传统儒门要走的程序,但是,把传统儒门的毕生追求达成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哪怕宏观上看来可能不是那么完全。

至少蔺重阳的进度远超其他人。

太学主早在当年,便在交谈后上了战车,疏楼龙宿建立的儒门天下也在规划内,圣夫子在与两人交谈后同样做出了选择。

看似蔺重阳是不合群那个,实际上,真正不合群的是圣夫子。

因为,从前跟他有接触的不是蔺重阳,而是儒圣明德当代主事夏承凛,哪怕当初夏承凛还未继任,但一应事务已经被交托到他手中。

夏主事终究是继承者,年纪轻轻,尚且不像他师尊那般擅长「蛊惑人心」。

蔺重阳才是革新派的源头以及核心。

交谈中两人还又研究过那卷《君子风》,圣夫子不在意镇教绝学的来历,不过,这部武学确实非常合适就是了。

关于《天地根》与《般若忏》亦被作为引申。

这两招蔺重阳其实也会。

在讨论的最后,三人简单进行了一个组合,太学主提议借着机会扩大儒门影响。

蔺大剑皇自从卸任之后就像失踪,对儒门这个整体而言,弊大于利,都能背着琴满苦境卖艺,那重新给儒门站台想来不在话下,然后他与圣夫子便被太学主说服。

四境佛门有三大源流,佛门能,儒门同样能。

取儒门之「仁」,「义」,「礼」。

对应佛门「佛」,「法」,「僧」。

以及道门「始」,「玄」,「元」。

取儒门先圣传承之号,太学主之「礼」,承接荀子,号曰「复圣」;圣夫子之「义」,承接孟子,号曰「会圣」;蔺重阳之「仁」,承接孔子,号曰「元圣」;合称「儒世三圣」。

这是经由蔺重阳修改过的,太学主最初提出,号「太礼先生」,「圣义先生」,「皇仁先生」,合称「三先生」,蔺大剑皇觉得不够气派。

方才重新商议,选择承接先圣之号,而后三人又共创三式剑招。

《天纵至锋》,《仁王亚锋》,《始恶后锋》。

学海无涯太学主如今尚不知晓,在后世,世外书香会有以「仁义礼智信」排序的「五儒生」,这便是蔺大剑皇改称号的原因。

(本章完)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