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天翻地覆的12月(3)(2 / 2)

铁十字 月影梧桐 1612 字 2022-09-09

用高层的话说,第三帝国海军不仅是海军的海军,同时也是陆军、空军甚至党的海军!不接受这个条件,海军就不可能获得其他军种的同意而扩编。在发展但受约束与小规模但自由两个选择间,海军明智地选择了前者。

除以直升机为核心组建陆航部队,对近距离战术空军拥有指挥权外,陆军额外拿到的另一个优惠条件是这次南非缴获的装备全划给陆军——他们打算捣鼓着卖一笔钱补贴家用

陆军虽然在兵力上裁军力度很大,但在人事安排上占了先机,驻守美洲、非洲共和国、亚洲领地的军官大多由陆军派出,德属东非、德属西非、中东等大片海外驻军也以陆军为主导,同时还从霍夫曼口中获得了将尽可能派出军官出任欧洲联合部队职务的保证。这样一来,看上去裁军对陆军影响不小,但对以中高级军官为核心的容克阶层影响不会太大——这种必要的政治妥协霍夫曼只能先答应下来,否则其他动作一步也推不下去。

实际上明眼人都清楚,说是裁军,其实德国海空军基本不动(海军甚至还要扩军),主要裁撤的是陆军部队、传统部队——陆军高层也商议好了,所有骑兵一律清退。只要安抚好陆军,霍夫曼认为至少到1945年末将德**事力量压缩到600万内较有把握(现在超过750万)。

按照他的想法,德国这样一个本土人口刚刚过亿的国家,别说600万,就连400万军队都嫌多,哪怕再有全球利益需要维护,最好就是75万(欧洲部队,其中25万属快速反应部队)+125万(本土部队)+50万(海外部队)+20万(党卫军)的配置部署,同时拥有较大规模的后备兵力和动员层次,这样无论打低烈度战争还是世界大战,德国都有充分的应变能力。

在以军事变革为核心讨论内容的战略会议上,国社和军方高层还趁势讨论有关财政、经济和工业布局一揽子策略,个别人提出是否能解除总动员状态,恢复正常作息制度,因为随着100多万劳动力回国和军事订货减少,继续坚持三班倒连续作业将导致就业安排、产品销路等一系列问题。

包括施佩尔在内的主流意见认为暂时还不能解除,因为对美战争还未取得最终胜利,一旦单方面解除总动员,美国再次发力、顽抗到底怎么办?但基于现状进行一些微调是可以的,霍夫曼对此也表示赞同。

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在12月9日形成五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共识——人称12月经济调整,影响力涉及整个轴心阵营。第一条就是放宽石油管制。

根据1945年产量规划(实际跨度1945年4月1日到1946年3月31日),德国将从中东、罗马尼亚与匈牙利、利比亚、俄罗斯四个石油主产地(包括斯大林根据协议赔付的部分)拿到超过4500万吨的石油,且还可能拿到更多——取决于俄国和高加索一带的开采扩大和恢复情况,该规模远远超过德**事和工业需求,因此继续维持全面管控既不经济也无必要。

12月调整中,继对罗马尼亚原油放松管制后,对匈牙利原油也放松管制,这两国近800万吨产量可自由寻找买家而不必征求德国同意。消息一放出,英法便获得了优先对接供应——他们可以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各自感兴趣的物资进行交易。

施佩尔另外还放出风声,准备在1945年9月份后同意西俄原油自由贸易,这一块又涉及将近800万吨产量。这是为恢复西俄经济而必须采取的办法,弗拉索夫目前竭力在招商引资,西欧各国也表达了一定兴趣,但弗拉索夫显而易见缺乏支付和交易手段,德国放开石油供应后,有助于西俄经济快速恢复,这对于稳定东方政策是有较大帮助。

随着利比亚原油产量增加和中东石油加大供应,德国在12月变革中承诺确保意大利工业和军队所需的燃油供应,意大利原本每年至少需600-700万吨石油,德国一直只能保证300-400万吨,供应指标达到800万吨后,齐亚诺政府在多方面回旋余地将比较大。

扣除这三部分后,德国能剩余的原油产量将近2200万吨,欧战结束后根据统帅部测算,德国只需要600万吨石油就足以维持军队全面作战,同时工业领域因为德国有充足的煤炭供应,需求也不到900万吨(现在不再用燃油合成橡胶),意即德国自身燃油需求不过1500万吨,还有700万吨松动余地。霍夫曼批准对西欧加大200万吨供应,同意日本400万吨出口请求,另外100万吨收储——将使德国原油储备从400万吨上升到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