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霍夫曼正在审议最高统帅部拟定的军事和部队调整方案。虽然战争尚未完全结束,但所有人都认为短则半年、长则一年,这场世界大战就可以结束——至少对德国是如此。
保持800多万武装部队的规模对德国而言虽然威风,但同时也在持续透支国民经济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因此对武装部队进行削减是应有之意。按霍夫曼的想法,新兵入伍依然要推进,要让年轻人感受到战争气氛,学会纪律、忍耐与服从,但征兵标准要有所把控,不符合征兵标准、没有强烈入伍愿望的年轻人就不收了,有些时候战斗意志比起技能更重要。
当然裁军也是一个结构优化的过程,除裁军外还有扩军,应对美国的战事需要更加强大的海空军力量,特别是随着云龙级、轴心级等航空母舰相继等待服役,水兵短缺问题越来越明显。海军作为第三帝国最大的短板,无疑要补上,因此最后敲定的方案是整体兵力规模到1944年底减少100万到700万。其中陆军削减150万,海军增加40万,空军增加10万。
海军人员扩军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海军陆战旅,准备按照1944型编制的要求全新整编12个旅,使部队规模扩大到24旅;一部分是水兵,很多陆军部队将转行成为水手,特别是炮兵最明显:野战炮部队可转职成舰炮水手,高射炮部队可去海军操纵高射炮,其他通讯、雷达等部队更可原封不动调用;第三部分是飞行员,将加大优秀飞行员转职成海航的力度。
海军内部其他兵力的调整也在进行中,比如小型、近海潜艇水兵在失去破交目标后,纷纷转职成驱逐舰官兵,除了XXI型潜艇和那几艘在建的超级潜艇,其余中小潜艇都暂时停止兴建,腾出钢铁用于水面舰艇建设。
陆军到年底原则上就不再保留32周岁以上的老兵,所有兵力都妥善安排进入工厂,至于裁撤下来的军官,统帅部也安排了其他去处:中东、南美、东欧各国急切盼望雇佣德国军官提升兵力,还有部分将充实到德属东、西非两块领地和现有新扩大疆域的政府力量中。
除人员外,军事经济的重心也有所调整。虎式、四号坦克生产线将陆续停止,只保留虎2、豹式两条生产线,其中虎2生产量调整为200辆/月,豹式生产量为1200辆/月,节约下来的钢材用于充实海军需要,4号生产线准备转移给意大利人,虎式生产线暂时保留,作为今后生产虎3(虎王、E45)的备用基地。不过虎式整车生产虽然停止,但基于虎式坦克开发的5号坦歼(代号狂暴者)却还将利用虎式底盘和回厂改造的虎式坦克进行改造,由于狂暴者最初拟采用的105mm坦克炮最终证明不太成功,因此将火炮改为了虎3拟采用的128mm口径,整体分量在主炮变更后上升为50吨,好在发动机马力上升了一些,机动性并未下降。
最让施佩尔不满的是迈巴赫公司口口声声说6月份能定型量产的HL234+发动机再次跳票到年底,因为就连跳票大王、一拖再拖的BMW公司的901系列发动机都在前不久定型量产了,唯独这个HL234+发动机始终不能露面,耽误了虎王坦克服役——霍夫曼表示如果不能用800匹马力的发动机,虎王坦克可以暂时推一推。
施佩尔在军备部会议上发出最后威胁:如果胆敢再次跳票,要把迈巴赫高层统统装进火箭发射到美国去——按布劳恩博士划定的进度,到1944年底,采用两级串联附加4个辅助助推器的V6火箭有望成功,射程可达2500公里。这不是佩内明德基地的科学家们吹牛,用两级串联方式进行增程已在V2火箭上进行过验证,在载荷700公斤前提下,使用新推进剂的火箭可打到1200公里外。弹径更粗、长度更长的V6在理论上已不存在问题。
霍夫曼对此很高兴,指示要加大研究力度,提供更充足的物资、能源和人员保障。
当天最后确定的两项议程都或多或少与飞行有关。
一个是关于新一代航母设计,霍夫曼认为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他提出的要求是新建5万吨级的大型专用斜角航母。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斜角甲板航母的国家,在此前作战中已充分证明斜角的重要价值,新一代航母将不再立足于战列舰进行改造,而是要用全新设计理念打造面向战后的攻击型航母。主要标准就是要能够安全起降喷气战斗机和攻击机,舰体将更宽、更长。要求在1945年底前完成方案设计,1947年开始兴建,到1950年服役。考虑到德国设计师们经验不足,还打算引入英国、日本的船舶设计师一体参与。实现对美帝的追赶——霍夫曼知道美国人是有中途岛级设计,只是腾不出手来建造而已。
第二个是关于第二代喷气战斗机Ta-183从9月份起开始量产,确定第三代喷气战斗机设计方案入围者,同时发布第一代喷气远程轰炸机和第二代战术喷气轰炸机的竞标规范。
乌鸦战斗机(Ta-183)虽然与历史上的飞机依然是同一个型号,但霍夫曼知道实质性内涵已远远不同,现在定型的Ta-183使用HeS-011F型发动机拥有高达20千牛推力(静止推力越等于2000公斤),因此体型比历史上的乌鸦显得更细长一些,如果让霍夫曼来看,恰恰介于Ta-183和米格-15之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