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勤俭持家(2 / 2)

神圣罗马帝国 新海月1 2211 字 2022-09-09

在战略大局面前,自己人都可以舍弃,何况是一帮不值钱的法兰西劳工呢?

沙皇政府着急,日本政府更着急。不同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沙皇政府,日本政府可是勤俭节约的代表。

没有办法,金主爸爸的钱也是要还的,并且还是高利贷,能少借一点还是少借一点的好。

看看日军的装备就知道了,比起甲午时期都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很多部队还使用着当年缴获的战利品,可以说将“勤俭持家”发扬到了极致。

幸好对面的俄军装备也不咋地,仅仅只是比他们好那么一丢丢。火力虽然强大一些,但是受限于后勤供应不足,弹药只能省着点儿用。

远东地区,在俄罗斯帝国内部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流放区”。不仅流放罪犯,同样也流放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倒霉蛋。

如果说官员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那么这里的军队,就是俄军中的边缘者了。

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日常训练,都不能和主力部队比,战斗力自然也是俄军中垫底的存在。

面对这样的敌人,拥有优势兵力的日军,居然没有能够打出秋风扫落叶的气势,日本政府自然要急眼了。

哪怕是涵养很好的明治天皇,都忍不住爆粗口,一连几次御前会议,都逮着陆军高层狂喷。

不生气不行,陆军的战绩确实拿不出手。围攻旅***要塞几个月,除了留下满地尸体外,仍然在外围打转儿。

按照军方说法,那是因为俄国人采用了最先进的战壕+机枪+钢筋铁丝网防线,非常难以突破。

发现了问题所在,但是这有意义么?

答案是:没有。

蝴蝶效应的影响是强大,作为陆军中的风向标,各国陆军都情不自禁的向神罗陆军看齐。

受神罗影响最深的俄国人,自然也不能例外。伴随着一代代留学生的努力,神罗陆军的战术自然也流传到了俄军中。

让本就易守难攻的***顺要塞,变得更加可怕。以至于日军的传统冲锋战术,变成了送人头战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乃木希典大将怕是要和军神绝缘了。尽管这位日本陆军第3军司令,才刚刚抵达前线接替前面某位切腹自尽的倒霉蛋。

没别的原因,主要是他推崇的勇武“肉弹战术”,面对防御工事完备的***顺要塞,已经丧失了威胁。

在日本这个推崇强者的国度,失败者是没有资格被崇拜的。要是不能完成作战任务,乃木希典的命运就和前任差不多。

不光是***顺要塞战事不顺,就连东满、南满一带的战斗,同样没有按照预想中的发展。

尽管日军取得了上风,逼得俄国人不断后退,可日军同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究竟是吃亏、还是占便宜,估计一时半会儿还很难界定。

不同于原时空,最近几十年俄国人可是大战不断。哪怕是远东地区的俄军战斗力也有提升,最典型的就是整体军官素质,明显高了不只一筹。

装备更好了,军官素质提高了,战斗经验更丰富了,战斗力自然也上去了。

遇强则更强,那只是幻想。日本陆军虽然也在跟着学习,但还是没有俄国人效仿的那么彻底。

尽管日军士气更高,可是俄军的士气也不低啊!并非俄军官兵喜欢打仗,更多的还是因为面子。

输给日本人,这让傲气十足的俄国人,如何能够接受?

即便是日军数量更多,可是先天上的心里优势,让俄军官兵觉得自己能行,根本就不怂。

原时空日本能够获胜,很大程度上也是海军的贡献。海战的胜利,坚定了日军官兵获胜的决心,同时也动摇了俄国人的军心。

现在才刚刚开始,尽管不少战场出现失利,但是俄军还没有到军心动摇的地步。

吃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日本政府“勤俭持家”呢?

在军费不足的情况下,陆军发展跟不上时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尤其是传统“武士道”思想的影响,很多日军将领认为靠“勇武”就可以弥补装备上的不足,鄙视只会玩儿火力的军队。

在这种背景下,有限的军费,大家首先想的是保障陆军的规模,而不是用来提升武器装备。

现在吃了亏,意识到了火力的重要性,陆军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啊!

对于这一切,作为一名陆军出身的首相,桂太郎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陆军高层不好意思开口,也不仅仅只是为了面子。担心承认错误会受到海军嘲笑,只是一方面原因,更多的还是怕影响未来在帝国中的话语权。

没有办法,这也是日本的特点之一,不允许犯错误。

自从卫兵递过来一份战报后,明治天皇的脸色阴沉了下来。桂太郎知道又有坏消息传来了,急忙补救道:

“陛下,息怒。我们这次面对的敌人是俄国人,前线部队进展缓慢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加快部队的进度,我提议向英国人采购一批装备,增加部队的实力。

比如说:坦克和装甲车就不错,在攻克阵地的时候,能够发挥很大的功效。

虽然贵了一点儿,但我们只需要少量采购,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俄奥是同盟,日俄战争都已经爆发了,维也纳政府自然不会将军火卖给日本政府。

在这种背景下,尽管英制陆军装备,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都没有市场竞争力,但日本政府还是没得选择。

除了这两个国家外,其它国家的武器装备只有更垃圾,没有最垃圾。

截止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都只有神罗的装甲部队拥有师级编制,其它国家的装甲部队最多也就到团一级。

一方面是因为贵,装备贵、后期使用维护费用更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技术不达标,核心部件无法自产。

日本这样的穷国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弄几辆撑门面外,根本就不可能大规模装备。

要不然也不至于战争爆发后,连一支突破敌人防线的装甲部队,都凑不出来。

明治天皇点了点头:“那就采购吧,速度必须要快,最好是直接购买英国人的现役装备。”

用装甲部队能不能突破敌人的防线,明治天皇也不清楚,但是根据欧洲传来的经验确实是如此。

起码,反法同盟当年就是装甲部队开路,撕破了法国人的防线,然后一路长驱直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