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天下局势,最终抉择(1 / 2)

(),

‘季于野。,

许奕心中暗暗滴咕一句。

默默地将这个名字记于心中。

随即定了定神,继续翻看手中的其他信件。

很可惜。

也不知是那许雍格外的小心,还是那蒋存武自始至终都未能进入李玉的核心圈子。

即使许奕一字不落地看遍了所有信件。

仍未能从中寻到一星半点有关于许雍的讯息。

许奕心中暗道一声可惜。

随即便再度恢复如常。

但也仅仅只是可惜罢了。

若许雍真的那么好对付。

诸多及冠皇子也就不会那么容易便选择就藩,逃离京城了。

许奕略作整理后,将手中厚厚一沓信件放于书桉左侧。

随即起身郑重道:「孙郡守还请宽心,孤定会给广宁、下洛、宁县三地的百姓一个交代,绝不会让真正的幕后黑手逍遥法外。」

孙道华闻言心中勐地松了一口气。

他并不在乎许奕会不会给广宁、下洛、宁县三地死去的百姓一个交代。

其真正在乎的是许奕的表态。

现如今,目的既已达成,其自身自然便没有了继续逗留的必要。

至于‘后续,,来日方长,并不急于一时。

孙道华起身郑重拱手行礼道:「有燕王殿下这句话,想来那些冤死的百姓足以瞑目了。」

话音落罢,孙道华再度行大礼道:「下官先行代广宁、下洛、宁县三地的百姓谢过燕王殿下大恩。」

许奕郑重拱手行礼道:「孙郡守言重了,为民除害乃孤分内之事,担不得如此大礼。」

二人互相寒暄一番后。

许奕亲自将其礼送至承运门外。

待孙道华的身影随着吕文苏彻底消失于承运门外时。

许奕脸上那挂了一路的寒暄笑容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其驻足于承运门前片刻之久后。

转身再度朝着承运殿走去。

临近偏殿书房之际。

许奕双手摆出一奇异造型,阵阵类似于知了的鸣叫声自其口中而出,随后快速朝着四周扩散而去。

待哨声终了,许奕缓缓推开偏殿书房门。

随即迈步走向书桉之后的太师椅上。

百余息后。

问心首领的身影毫无声息地出现于偏殿书房内。

「问心拜见主人。」一身黑衣的问心首领拱手行礼道。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吩咐道:「即日起,抽调十名问心前往长安城暗中搜集郑国公季开之弟季于野的情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

若非如此,李玉又岂会写信于季于野,询问匈奴的兵力分布。

而李玉之所以能歼上谷郡境内的匈奴,怕是离不开那季于野的帮助。

如果能将季于野生擒,或许能将祸水引至许雍身上。

再不济,也能将李玉这个平虏校尉彻底钉死。

进而剑指李光利的兵权!

思及至此。

许奕缓缓睁开双眼,起身研墨,铺纸。

随即再度入座提笔于那洁白的宣纸上列下一行行许雍等人会有的反应。

片刻后。

许奕顿住笔锋,沉吟许久后于宣纸右侧缓缓书写着应对之法。

时间在沙沙书写声度过。

当书桉上的刻漏悄无声息地抵达寅时四刻时。

许奕再度顿住了笔锋。

眉头紧皱地打量着书桉上那早已写满字迹的宣纸。

那宣纸的左侧写满了许雍等人可能会有的反应。

而其右侧则写满了相对应的应对之法,且每一种应对之法都足足有三四个方案之多。

片刻后。

许奕缓缓收回看向宣纸的目光,颇为头疼地揉了揉紧皱的眉头。

十余息后。

许奕将那写满字迹的宣纸挪至一旁。

随即重新铺纸,再度提笔于那洁白无瑕的宣纸上缓缓书写。

如果说方才书写,私心占据七成的话。

那么此番书写,公心则占据了七成有余。

随着许奕缓缓书写,洁白的宣纸上缓缓浮现四个大字--天下局势。

许奕笔锋微微一顿,于宣纸左侧缓缓划出五大阵营。

其一,当今天子正德皇帝。

其所代表的为现阶段的统治阶层。

俗话言,一朝天子一朝臣。

每一次皇位更替往往都会伴随着诸多不见于明面上的腥风血雨。

有人希望皇位早日更替,自然也有人希望皇位迟些更替。

如此一来,其方能左右盘旋,待价而沽,以图更大的利益。

其二,当今太子许雍。

其所代表的势力简称为太子党。

此势力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未雨绸缪的世家大族。

这部分人为了家族延续,往往会在适当的时机抢先站队。

以此图谋所谓的从龙之功。

如那被许奕拿下的宋国公张永年。

以及此番弹劾的郑国公耳季开。

此二人便可归于此类。

第二类为一些在正德朝始终郁郁不得志的官吏。

此类人最为期盼皇位早日更替。

好以此翻身改命。

这类人虽不起眼,但却分布于朝廷各个官署之内。

因其郁郁不得志,故隐蔽性极强。

且此类人虽很难成事,但却极易坏事。

也正因此,此类人永远不可小觑。

第三类为李光利、上官鹿等外戚。

这类人姻亲繁多,根系自然繁多。

且与许雍有着不可分割之纠葛。

也正因此,这类人往往是许雍最坚实的盟友。

且这类人往往身居高位,足以在必要时刻为许雍提供足够分量的帮助。

正如封王之前的那次大朝会一般,当时身为当朝首辅的上官鹿便亲自下场与许奕做过一场。

此三类人分布于朝堂各个角落,上至首辅、兵马大将军,下至一些

五六品官吏。

随着正德帝逐渐年迈,此三类人愈发地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