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的土地上,春风和煦。</p>
无数百姓正在播种,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p>
种子都是官府发的。</p>
他们种下的不仅仅是种子,还是希望,新大魏生机勃勃的希望。</p>
陈有为,刘业等几个来自江南的读书人进了山海关后,又一路北上,想要看看如今的辽东是什么样子。</p>
他们路过此地,看到后,不禁感慨,“使耕者有其田,这才是太平盛世该有的样子。”</p>
这时,一个容貌甚伟的年轻男子走过来,叹了一口气。</p>
“我大魏子民是最勤劳的,却没有高产作物的种子,好东西凭什么给了外邦人,暴殄天物啊。”</p>
上一秒还在欣赏田园风光的陈有为目光瞬间转移到男子身上。</p>
“敢问兄台,你口中所说的高产作物,是何物种?”</p>
男子说道:“玉米,土豆,红薯,亩产千斤。”</p>
闻言,陈有为既然面露惊讶,“兄台莫说笑,世上哪有如此高产的作物,我等见所未见,闻所未闻。”</p>
稻谷最多亩产不过三四百斤,粟米更少,怎么可能有超过一千斤的?</p>
男子却信誓旦旦道:“大魏没有,不代表天下没有,我说的这三种作物都在海外。”</p>
陈有为等人还是不相信,“兄台去过海外?”</p>
“没有,不过朝廷已经派人去海外寻找了。”</p>
陈有为疑惑,“兄台怎知道的这么多?”</p>
他不会是朝廷某位大官家的公子吧?</p>
想到此,陈有为等人对他的态度更恭敬了。</p>
男子摇头,“我不过是比你们早到山海关几天,所以知道的比你们多一点点。”</p>
说完,男子径直离去。</p>
李策从辽州一路南下,路上碰到了不少读书人。</p>
读书人一个个都是闲不住的主儿,到了山海关后,非要去看看关外的景象。</p>
关宁军也不拦着,只要有路引,就给放行。</p>
当然,李策也会时不时找人聊天,但找的最多的却是种地的农民,尽量不跟读书人扯淡。</p>
没走几步,他见几人正在地头上喝水。</p>
那几人光着脚,皮肤黝黑,脸上褶子很深,身材清瘦,一看就是真正的苦哈哈。</p>
李策走过去问道:“老乡,从哪里来的?”</p>
一个汉子警惕说道:“玉州。”</p>
“你们是一家子吧,看你们开垦出来了不少地,等粮食长出来了,你们全家就可以吃饱饭了。”</p>
汉子憨厚地笑了,“以前都不敢想,没有自己的地,只能飘在海上打渔,卖不了几个钱,还得给官府交一大笔税银。”</p>
“还是陛下体恤我们,让我们来辽东,这才有了地种。”</p>
突然,他压低声音,“我看你样貌不凡,你是官老爷吧?”</p>
下一秒,他就要跪下给李策磕头。</p>
李策急忙摆手,“我可不是什么官老爷,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贾。”</p>
闻言,汉子松了一口气,“那我跟你打听个事,你说官府会不会把这些地再收回去?”</p>
他们怕的就是这个,辛辛苦苦开垦出来,也种上了粮食,万一官府突然变卦,要收回去,那可真悲剧了。</p>
他们哭都没地方。</p>
李策非常肯定地告诉他:“你们放心,绝对不会,官府敢这样做,陛下会要了他们的脑袋。”</p>
“陛下可是说过,百姓才是江山社稷的根本。”</p>
汉子的眼圈竟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