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962巴结(1 / 2)

看到胡自皋已经付出了三万五千两银子的代价,徐爵就知道,还是要给他一些好处才行。</p>

不然几万两银子砸出去,要是连个水泡都没有,任谁都不会开心。</p>

李太后大寿在际,可别闹出幺蛾子才是。</p>

“胡大人破费了,这样吧,我从京城过来,带着宫里拨下来的银子”</p>

“别别别,徐大人,你这是打我脸,那些是冯公公和大人的辛苦费,哪能给我。”</p>

徐爵开口又试探一次,想看看胡自皋的反应,不想他当即就摇头。</p>

看了眼胡自皋,大家都是明白人,拿了人家的银子,徐爵就笑道:“如此,待我回京城一定禀明冯公公。”</p>

“那就有劳徐大人美言了。”</p>

胡自皋急忙说道。</p>

“我听说当初你为了复官,可是耗费不少,还是走的卲方的门路,请高拱出手帮你解决的麻烦?”</p>

一晚上的时间,东厂从南京锦衣卫手里已经把胡自皋的过往全部都查了个底朝天。</p>

只知道这人在县官面前拿捏自己京官的架子,得罪了人,怎么被弹劾的,又走什么关系复职还真不知道。</p>

现在好了,知道这老小子当初在家守孝期间,不仅和好友及族中子弟吃喝玩乐,甚至还悄悄纳了一房小妾。</p>

这种事儿,别人当然不容易知道,可地方官却是门清。</p>

所以憋到他要复职的时候,把事儿捅出来,差点就断了他的仕途。</p>

大明以孝治天下,对他这种行为当然是不能容忍的。</p>

好在事发后,他果断带着万两银子送到卲方处,请他走动关系。</p>

那时候正是高拱权势滔天的时期,有高拱暗示,这事儿自然被大事化小,虽然仕途保留,可也被分派到清水衙门里任职。</p>

实际上,在大明朝的官,还真没几个简单的。</p>

高拱通过邵大侠帮忙活动得以复职,而他也帮卲方解决一些难题,相应的也从卲方那里得到好处,可以说卲方几乎已经成了高拱的白手套。</p>

高拱不贪财,因为有人帮他做这些事儿,他只需要对某人某事做出一些暗示即可。</p>

而说起来,不管是高拱还是张居正,亦或者其他官员,大多都以此敛财还不容易被人抓住把柄。</p>

倒是魏广德倒卖人参,在京城士林颇受非议。</p>

不过说归说,此事拿出来也算不得把柄。</p>

人参在他府上,你不买就是了,毕竟那东西据说可以续命,人家也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p>

加之朝中致仕高官离京之时,魏广德必然送上一支上好人参,也算是有情有义,所以士林非议,但是官场上人倒是没人多说什么。</p>

真要说起来,可比高拱、张居正要干净许多。</p>

只是徐爵这话落到胡自皋耳中,可谓肝胆俱裂。</p>

高拱和冯保什么关系,他身在官场可是清楚的很。</p>

别以为这里是南京,对北京就一点消息也没有。</p>

甚至在南京城还有传闻,高拱罢职就是冯保和张居正联手操作的结果,否则高拱也不是那么容易被驱逐离朝的。</p>

一个内相,一个外相,胡自皋还敢说什么。</p>

“徐大人,下官是冤枉啊,请你相信,下官绝对不是那高拱的人,只是因为琐事请人中间说和,求了一次情。</p>

除此以外,根本和那高拱就没有任何联系。</p>

其实下官更仰慕冯公公,早就想拜会,只是一直无缘罢了。”</p>

胡自皋急忙辩解道。</p>

“哦,是这样吗?”</p>

徐爵说起此事,其实也是为了让胡自皋知道,他对他可是并非不了解。</p>

他可是厂卫的人,这天下还真少有不被厂卫所知的事儿。</p>

“说起来胡大人也是命好,金榜题名后一路放的都是肥缺,守制三年,虽然让人奏了本儿,但也是有惊无险,依然升了个正六品的官儿。</p>

说起来,你应该没少给高拱送银子,可人家也没拿你当自己人。</p>

一点小事儿,手抬一抬就没事儿了,可偏偏却把你盐运司判官的官职换成了工部主事,呵呵.”</p>

徐爵笑道。</p>

“是是是,大人说的在理,我一不是高拱的门生,二没有乡谊,他哪里会为我费心。</p>

当初下官也就是想着,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才如此做。</p>

说起来那丹阳卲方是个能人,那时候许多人都向他请托,解决官场上的事儿,否则我那里会找到他。”</p>

胡自皋陪笑着说道。</p>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话说的好,这天底下,还真没有钱不能解决的事儿,哈哈哈”</p>

徐爵畅快的大笑,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那几万两银子,此时甚是开心。</p>

这些官儿,为了捞银子费尽心思,还是不如他这样的上位者,随便动动嘴,人家辛苦捞来的银子就要双手奉上。</p>

胡自皋没接话,只是在一边傻傻陪笑。</p>

“我看你是个会用钱的,知道花钱办事儿的道理,是不是还想花钱挪挪窝?”</p>

徐爵收起笑容,这才认真看着胡自皋问道。</p>

“不瞒徐大人,下官过去在盐运司判官位置上干的好好的,还真不愿意升官去工部做事。”</p>

胡自皋急忙说道。</p>

“就这么点志向?一个小小的判官就满足了?”</p>

徐爵有些惊异道。</p>

三万五千两银子,徐爵可不认为就只值一个盐运司判官。</p>

若真如此,那盐运司衙门的官儿该多值钱?</p>

明继元而兴,明廷鉴于盐利事关军饷,亦重视盐务,专设都转运盐使司管理盐政,无论是食盐的产销、盐税的征缴、涉盐案件的处理均由其负责。</p>

盐课也是明廷主要现金来源,可不比地方赋税,多以实物为主,这就是收缴真金白银的地方。</p>

运司衙门秩从三品,设有运使、同知、副使、判官四种官职,皆是运司正官。</p>

各盐运使司,运使各一员,同知各一员,副使各一员,判官员数不等。</p>

盖以运使为掌印正官,同知与运使同知其事,副使则副运使而行事,所以不分运司盐颗(课)多寡而各设一员也。</p>

判官员数不等者,盖以判官为分司催办盐课之官,如两淮运司有泰州、淮安、通州三分司,则设判官三员;长芦运司有沧州、青州二分司,则设判官二员;两浙运司有温台、宁绍、嘉兴、松江四分司,则设判官四员。</p>

可见,运使、运同、运副三员是属于决策层官员,即所谓的“运司长属”,三者共司鹾务,又相互牵制,分司例以运判管理。</p>

按照元代的“立仓纲运”制度,分司判官的职权主要是管理分司盐仓为主,他们需要催征盐课,安排船、夫运盐入仓,稽查食盐出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