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大婚(1 / 2)

江齐言回南江途中并不顺利。</p>

边境起了战事,百姓流离失所,沿路都可见逃亡的流民。他们经一路颠簸,熬得瘦骨嶙峋,奄奄一息的模样。</p>

瞧见了江齐言的马车,自然双眼冒光,追逐上来。到了跟前,却又忌惮他身边持刀的衙役,畏畏缩缩不敢上前。</p>

江齐言撩开车帘,招其中一人上前来问,“你们是从何处来的?”</p>

那是个八九岁大的小童,胆怯不敢看得眼,低头回他的话,“我们是沿河城过来的。”</p>

沿河城,便是紧跟着紫荆关失守的城池。</p>

那小童见他面色和善,当即跪地祈求,“大人,我已经好几日没吃过东西了,您若是有吃的,还请赏我们一些吧!”</p>

他跪下后,后面的人齐刷刷地也跪下来,恳切哀求声此起彼伏。</p>

江齐言看着面前黑压压跪地的流民,沉默无言。</p>

他头一次想起裴琮之与他说的那些话——国之不国,并非天灾,乃是人祸,江大人要弃天下百姓于不顾吗?</p>

越往前走,流民越多,也越是能见惨状。</p>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p>

上位者讨伐征战,开疆拓土,吃苦受罪的却是百姓。</p>

江齐言此行所带干粮并不多,全送出去也如杯水车薪,不消片刻便叫流民一抢而空。</p>

有病弱妇孺抢不到的,只能眼睁睁看着。有一个哺乳的妇人正是濒死之际,没有奶水喂养,咬破了指头塞进怀里的襁褓。</p>

——可襁褓里的婴孩早已死了。</p>

江齐言痛苦闭上眼,不忍看。</p>

他回南江,第一件事便是将这沿途的流民惨状写了公文上报朝廷,言辞恳切,声声泣泪,快马加鞭命人送去上京。</p>

若天子为明君,看了这纸泣血公文,该当抛下一己私心,全力支援边境抗敌。</p>

但江齐言左等右等,那一纸公文犹如滴水入海,渺无音讯。</p>

天子未必不知道大梁百姓处于怎样的水深火热中,只是烽烟一起,平南王一脉兵权在握,势大滔天,已隐隐威逼皇权。</p>

他于自己的皇位和天下黎民间,选择了前者。</p>

现下正是八月,桂花香,夜雨做成秋。</p>

沈清棠亲事将近,只是她却也愁。</p>

受牵连的不止南江城,陵川城也遭流民沦陷,安济坊里到处是因饥饿病痛肆虐的病患。</p>

她和康大夫,日日忙得脚不沾地。</p>

裴琮之夜里来接她归家,见她神情熬得憔悴不堪,自是心疼,“安济坊里这样忙,是不是很累?”</p>

她点点头,好看的眉眼憔悴的不像话,愁染眉窝,轻轻叹,“今日安济坊来了个孩子,才五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