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赈灾粮掺砂砾(1 / 2)

不管怎么说,北地的百姓也都是经过调教的。</p>

即便是陆云峥不在这边守着,百姓也都会该做什么做什么,不会乱了套。</p>

罪奴里面也不乏曾经当过官的,不过,大多数还算是做得很好的那种。</p>

就算是陆云峥没在这边,那些已经得到了陆云峥重用的人,也会组织管理好生产。</p>

一切都在有序进行着。</p>

陆云峥将卷宗交给吴太傅查看,其他人正式回禀事情。</p>

陆云峥连夜处理完各种事情之后,第二天早上和北地所有的百姓一起吃了个早餐。</p>

饭后,陆云峥把小福宝弄来的修建水电站的材料全都找了合适的地方拿了出来。</p>

天幕上,小福宝也正好在线,陆云峥忙着,就让她自己看直播玩了。</p>

修建水电站的事情,陆云峥早就已经定下了专门的人来管理,所以放下材料就可以了,其他就不用他来操心。</p>

随后,陆云峥把稀土和药材、手工艺品全部都收集了起来上传天幕,打包在线送给了小福宝。</p>

最后,陆云峥又去北地粮仓看了看。</p>

北地不出农作物,且合适的地,都挖了稀土,种植了药材。</p>

所以,陆云峥必须要给北地的百姓留足够多的粮食。</p>

之前,陆云峥就已经留了很多了。</p>

回京城之后,北地的百姓也消耗了不少粮食,陆云峥这次离开,得把这些已经消耗掉的粮食给补上来。</p>

除了粮食,还有一些其他的物资,陆云峥都作了补充。</p>

甚至还给北地的百姓留了许多零食。</p>

北地的孩子,可都是他亲自看着学习新知识长大的,孩子们的零食,自然是不能少的。</p>

李敖一直跟在陆云峥的身边:“太子殿下,我这次跟你走,我阿母……”</p>

陆云峥:“老夫人跟着我们,舟车劳顿,还会有危险。</p>

李敖,北地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老夫人留在这里,很安全的。”</p>

李敖点点头:“我唯有阿母一个亲人了,也不希望阿母出什么事。</p>

殿下,北地很好,就让阿母留下来吧。</p>

其实,自从殿下让阿母关着北地手工艺品的制作之后,阿母的心情是一天比一天好。</p>

手工艺那一组人,都是女性,她们单独开火,吃的也挺好,阿母的身体也渐渐比以前还硬朗了。</p>

罪臣心里很是感激殿下的。”</p>

陆云峥:“我们之间就不必说这些了。</p>

这次回京,孤未能帮你洗刷冤屈,心里面已经是很愧疚了。”</p>

李敖也能理解陆云峥:“罪臣不急,只要阿母在北地,能吃饱穿暖,身体康健,我已经别无所求了。</p>

至于我的罪,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将来登基,为我平反,都一样。”</p>

皇帝连自己儿子都能流放,李敖是真不敢随便乱抱希望。</p>

这北地苦寒,又经历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雪,皇帝把自己亲生儿子,自己选定的储君都能往这里丢,还能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的?</p>

又能有多仁慈?</p>

李敖当年被流放到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死心了。</p>

只不过,因为陆云峥的到来,又给了她希望。</p>

李敖是认定了陆云峥,只有陆云峥有能力将来带他重返军中,建功立业。</p>

所以,至于什么时候平反,李敖现在反而没那么在意。</p>

陆云峥只拍了拍李敖的肩膀,没多说别的什么。</p>

把粮仓补满,陆云峥也该出发了。</p>

他还要去赈灾,这次从北地要带走几个人,他都早已经拟定好了名单,提前送了信过来。</p>

现在,要跟着陆云峥走的人,也都已经收拾好,全都等在外面了。</p>

陆云峥:“孤下次再回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p>

粮仓里的粮食,大家都放心吃。</p>

就算是孤很久都不会回来,也会算定时间派人把粮食送过来。</p>

且安心便是。”</p>

陆云峥被流放北地一遭,这北方禁地,反而是成为了陆云峥的福地了。</p>

北地百姓跪地为陆云峥送行,汽车开的很快,远远的车尾灯都看不见了。</p>

北地百姓依旧该做什么做什么,该忙什么忙什么。</p>

陆云峥还更新了平板上面的各种生产、教育等等视频内容。</p>

大型蓄电电池也搬了好几个在那边,平板、手电筒什么的没点了,还能充。</p>

陆云峥回一趟北地,江家和小福宝也忙着加了夜班。</p>

百姓们用的手电筒,收过来充电,小福宝再给送回去。</p>

一家人连最小的孩子星星都加入了看着手电筒充电的任务中。</p>

江璟初是最大的,也是最懂事的,带着星星做事情的事后,也是格外认真的。</p>

周末,两个读书的孩子回来了,也是要帮着干活的,不管是干多干少,总是都要做事情的。</p>

江家的孩子都很懂事,就连最小的星星,帮家里做事情都绝对不会在外面乱说一个字。</p>

周末的时候,只要小福宝有空,都是小福宝带着星星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