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行礼的时候,顾槿偷偷打量了景睿帝神色,可惜什么都看不出来。</p>
此时虽低着头,但从那语气中顾槿就知道,皇帝面上要么是冷笑,要么就是面无表情,反倒没有太大的怒气。</p>
她估摸着,陆庭川跟景睿帝回禀时一定把自己的错处给大而化小了。</p>
“陛下,臣自知有错,还请陛下收了臣的请罪书。”</p>
要是景睿帝愿意看看请罪书,就相当于给了她一个辩白的机会。</p>
景睿帝自然也知道这是顾槿的试探,却也愿意听听她的说法,朝来福使了个眼色。</p>
来福会意,恭敬上前,双手接过顾槿的折子呈上。</p>
“你倒是乖觉。”景睿帝一边翻看着顾槿的请罪折子,又瞄了她一眼:</p>
“顾将军倒是学聪明了,怎么,不做刺头了?”</p>
这话顾槿没法接,只能垂眸干巴巴道:“臣惶恐。”</p>
景睿帝没再说话,顾槿只能在心里盘算着他看完折子的时间。可是她自己都把上面的内容回忆了两三遍,愣是没有听到景睿帝的声音。</p>
再一抬眼,折子已经被陆庭川拿在了手里。</p>
秉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顾槿也静下心来,不吭气。半晌,景睿帝的声音总算响起:</p>
“顾将军写折子的水平倒是见长,故事讲得比说书先生还要精彩。”</p>
当真是帝王心,海底针。这话说的,到底是认可还是不认可?</p>
电光火石间,顾槿只能匆忙回上一句:</p>
“陛下明鉴,一切都是臣的真情实感,不敢有丝毫隐瞒······”</p>
顾槿这份请罪折子,还真称得上一句情真意切,把事情说清楚了不算,明里把责任揽在自己头上,背后还隐晦表达了一层“我很无辜”的意思。</p>
不过陆庭川所看的重点还是在此次乱子的起因。</p>
顾槿并没有把姜若渝的事情写进去,只是随意点了一下是因为去见萍娘时仗义执言,这才埋下祸端。</p>
从起因上看,景睿帝确实不能因为顾槿阻止恶仆打人就给她安一个罪名。</p>
后头顾槿错过兴晨郡主的再三邀请算是矛盾激化,还有她的确打了郡主一耳光的事情,算是导火索。</p>
前后都没有丝毫隐瞒,表述得清清楚楚,与陆庭川的调查结果相吻合,景睿帝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p>
可在这份请罪文书中,顾槿只字未提姜若渝。这一刻,陆庭川心头是矛盾的。</p>
他内心中隐隐希望,顾槿与兴晨郡主杠上,的确不是因为那个该死的太医。可昨日的所见所闻又让他无法忽视姜若渝在整件事情当中所起到的引子作用。</p>
如果没有姜若渝,顾槿在京城这段时日,是不是就压根不会与兴晨郡主有所交集了?</p>
有这么一瞬间,陆庭川觉得,顾槿之所以不提姜若渝,就是为了把那个人摘出去。这样的认知让他格外难受。</p>
因为顾槿奏章中没有提,陆庭川回禀时也没有说,景睿帝是不知道事情的开端还有一个姜若渝掺和的。</p>
时间不早,景睿帝肚子也饿了,干脆问道:“那顾将军看,怎么给慎亲王府一个交代吧。”</p>
顾槿原本还准备了一箩筐的话,没想到景睿帝连问都没有问,这着实让她有些反应不过来。怎么这么快就到宣布惩罚的环节了吗?</p>
其实景睿帝把顾槿召来,还真不是为了听她掰扯事情经过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