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员外一边安排家里人在院中跪好,一边招呼小厮上茶。</p>
茶水端来,顾槿却没有急着喝,反而挺直腰背,展开了手中明黄色的卷轴,朗声道:</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豫州开德杨氏,德惠广济,慈爱布施,赈济灾荒,助皇恩于沾足之外,裕疫民于转散之中······”</p>
圣旨绕口,又不能出错,事先顾槿练习了好多遍,现在听来,她读的端庄威严,配上她英气干脆的嗓音,丝毫没有堕了皇帝颜面。</p>
将圣旨交到了杨老员外手中,伴随着众人“谢陛下隆恩”的声音,顾槿虚扶起了杨老员外。</p>
仔细一瞧,杨家人个个笑容满面,严肃的场合都锁不住他们内心的激动。原因无他,景睿帝破例给杨家提供了两个科举的名额,家中读书的小子们,这下总算是能够看见希望了!</p>
简短绕口的圣旨宣读完毕,杨员外又躬身邀请顾槿进屋,顾槿却没有立刻行动,而是转过身,朝卓然点点头。</p>
卓然了然,面向大门外的围观百姓,声如洪钟:</p>
“想必诸位也知晓,这么多年来,杨家积德行善,广为布施,好事做了一箩筐,却从来不求回报。”</p>
卓然一边说,一边注意着人群中的动静,见的确有人点头,跟周围的人小声议论,这才接着道:</p>
“咱们的陛下是一位仁德之君,赏罚分明,如此积善之家,陛下也有耳闻。今日特派顾将军前来,宣旨嘉奖,就是为了表彰杨家这么多年来的功劳······”</p>
听着卓然开始详细给百姓们解释圣旨上的内容,顾槿这才抬脚,跟随杨员外进入会客花厅。</p>
根据先前景睿帝给顾槿看过的资料,杨家几代积累,家财颇丰,可是走进院子才发现,整个宅院并不是很大。十好几口人挤在一个三进的宅子中,难免有些拥挤。</p>
三进,已经是对商人宅院建制的最高标准了,要是再扩,便是要获罪的。</p>
不得不说,杨家的确是一个守规矩的人家,别的富商为了住大宅子,会通过分家,把超制的宅院划在兄弟名下,然后开个门,就成了一大片宅院。</p>
可杨家就守着朝廷定下的规矩,没有通过其他法子逾越半分。</p>
天下做好事的人何其多,或许,也正是因为这家人的规矩,景睿帝才愿意将这份起带头作用的嘉奖给杨家来,将他们立起来做表率。</p>
因为顾槿是女眷,这次的会面不同于以往待客,男女老少都在。因为座椅有限,家中的少爷小姐都站着,顾槿打眼一看,三个小姑娘,两个小男孩,皆是一副恭敬规矩的模样。</p>
没想到杨员外的孙辈这么多人,顾槿看过去时,还发现有两人在悄悄打量她。</p>
杨家将顾槿奉为上宾,尊她坐主位,一家子恭恭敬敬。</p>
本想跟杨员外寒暄几句,可这样的氛围,让顾槿有些坐不住,只能说着场面上的话,外人一看,还是一副宾主尽欢的场面。</p>
喝过一盏茶,顾槿实在坐不住,婉拒了他们留下吃饭的邀请,准备告辞离开。</p>
只是没想到,在走之前,杨夫人将她拉到一边,给了她一个厚厚的大红封和一盒漂亮盒子,嘴上依旧热情洋溢:</p>
“辛苦顾将军跑这一趟,诸位大人舟车劳顿,寒舍招待不周,只能劳烦顾将军请诸位大人吃酒了。”</p>
(/20176/20176061/2656291.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