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十九章 西进(十八)(1 / 2)

“并没有。”事到如今,肖屹早就没必要遮遮掩掩,“那场文字.狱,我将荀霆和陆献遒两人偷梁换柱,救了下来。他们都没死,自那时起荀霆便带上铁面具上了战场,而陆献遒则作为荀霆的军师,从旁为他出谋划策。”</p>

“两人竟然都没死。可刑场如何偷梁换柱,我听说荀霆和陆献遒被看守的极为严密,想弄死他俩的人眼睛都盯着呢,哪有那么容易蒙混过关。”</p>

有善正黎科普,还有如江贺持、牟之冲那样的当事人讲述,李玉合对四年前的文字.狱很是熟悉,以至于掀起那场文字.狱背后各方势力,以及他们的目都有了清晰的认识。</p>

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李玉合才好奇肖屹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偷梁换柱的。</p>

“百密总有一疏,当然还有其他默默无闻的义士甘愿牺牲。”思起往事,肖屹叹了口气,“当初你父皇不仅将一批学子下了大狱,连兵部大部分官吏也一起下了大狱,明显就是冲着荀霆去的。兵部有位小吏,荀霆于他有救命之恩,故而他自愿替荀霆赴死。”</p>

李玉合觉得她离某个真相越来越近,焦急地询问,“陆献遒呢?谁替了陆献遒?”</p>

“说起另外一名义士,我至今深感愧疚。我记得他来自蜀地,是西山城人士,也是那一年赴都城赶考的学子。若没有他,救人计划便难以实现。”</p>

“他叫什么名字,你还记得吗?”</p>

“莫不敢忘。他叫严答耶,擅长易容,还会一些巫术。”</p>

果然如此,果然是他。</p>

严答耶,伊拉达的挚友。</p>

肖屹将当初严答耶如何利用易容术以及他身上的血蚕,帮本该死的荀霆、陆献遒二人偷梁换柱,实施营救计划的细节娓娓道来。</p>

李玉合静静听着,内心却酸酸的。</p>

原来严答耶一直崇拜陆献遒,为他的学识气度折服。</p>

只因严答耶认为国家少了自己没什么,可若少了一个陆献遒这样的人才必定损失极大,就因为这个原因,严答耶便欣然赴死。</p>

何等伟大。</p>

伟大到在有些人心中是愚蠢,是圣母的行为。</p>

他们不懂这种傲骨气节、牺牲奉献,可李玉合懂。</p>

也只是懂。</p>

李玉合自认做不出这样高尚自我牺牲的事,可她却敬佩这样的人。然而当她想到江贺巡时,她又迷茫起来,眼眶不禁泛红。</p>

人性究竟是什么啊?</p>

在极恶的世道,就是有高洁的严答耶,出淤泥而不染。</p>

而深信兄长绝不会背叛的江贺持,反倒生死未卜。</p>

江贺巡没有学识气度吗?他有。从他的待人处事、举手投足间皆能看出他的修养,然而他偏偏做出背叛之事。</p>

“别难过,文人有文人的傲骨,严答耶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我还说一定会让严答耶重回故土,为其在西山城建衣冠冢,可至今我还未兑现承诺。”</p>

“我会替你兑现承诺,也会替你说明真相?”</p>

“嗯?大可不必这么麻烦,我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我。”只在意你。</p>

“要的,不是你做的事,锅就不该由你背。”</p>

“那我便先谢过。”肖屹淡淡笑着。</p>

“肖屹,有时候我觉得我自己不适合做一国之君。”李玉合自嘲地笑了笑,“大概我从没学过帝王之术,所以有时候会显得……妇人之仁。我应该更狠些,更果断些……”</p>

说不定那样,江贺持就不会出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