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吧。”李玉合靠坐着椅子,双手搭在膝盖上。</p>
“下官行了糊涂之事,还请陛下降罪。”</p>
“行,朕允许你将功折罪。”</p>
“啊?!”牟之冲茫然抬头,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还有许多心里话未表,这就获得将功折罪的机会了?</p>
“你这样看着朕作甚?难道咱们君臣非要走一走互表衷肠,再释怀携手的过场?”</p>
“呃,不。”</p>
“你既来求见,朕便知道你心中的抉择。朕的节奏,你当快些适应才好。你要学着渝州城的官员那样和朕相处,咱们少些套路多些信任,将不必要浪费的时间都节约起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p>
“是,下官明白。”</p>
女皇陛下如此豁达,牟之冲的心安下一半,另一半便是嘉陵城的物资问题。此事他还真不好开口,思来想去半天没有声音。</p>
“朕有几件事问你,你当如实回答。”</p>
李玉合大概猜到牟之冲想要什么,又在顾虑什么。不过想从她手中拿东西,岂是那么容易的事。</p>
“陛下请说。”</p>
“先从你和洛康城知县罗良玉的关系说起吧。朕听说你们是同科,哪一年的?”</p>
“回禀陛下,下官和良玉兄均为顺德三十三年二甲进士出身,良玉兄为二甲传胪,下官只排名六十八。”</p>
“顺德三十三年,四年前啊。”李玉合若有所思。</p>
“正是。”</p>
“朕记得江贺持是那一年的探花。一个探花,一个传胪,一个第三,一个第四,蛮巧的。”</p>
“贺持兄的才名远扬,在蜀地更是家喻户晓。不过下官同他并不熟悉,只是点头之交。”</p>
李玉合点点头道:“你继续。”</p>
牟之冲既已打算诚心归顺李玉合,当然知无不言,他将他与罗良玉的往事娓娓道来。</p>
原来牟之冲与罗良玉的缘分还不止同科这么简单,两人的父辈早有些交情。</p>
牟之冲的父亲原来在黔地为官,正好是罗良玉父亲的手下,后来牟之冲父亲因意外死亡,罗良玉的父亲还接济过牟之冲和母亲一段时间。</p>
再后来牟之冲的母亲带着牟之冲投靠住在嘉陵城娘舅家,牟之冲才和罗家断了联系。</p>
牟之冲并非天才型的读书人,因此接连考了几次,才在四年前高中进士。</p>
那时牟之冲的母亲已重病离世,而舅母也不愿意供给一个外人读书。若非善霁嵘接济牟之冲,四年前牟之冲连参加科考的路费都凑不上。</p>
四年前牟之冲拿着善霁嵘的推荐信,住进都城有名的摘桂楼。</p>
摘桂楼可不是普通的酒楼,它是专供读书人科考居住的地方,据说只要住进摘桂楼的学子必定高中。</p>
因此摘桂楼的房价那是水涨船高,住进去的学子非富即贵。要不是拿着善霁嵘的推荐信,牟之冲是万万住不进摘桂楼的。</p>
而就在摘桂楼,牟之冲再次与罗良玉重逢。二人在那饮酒作诗,讨论学问,还结识了不少同期考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