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英明。其实半年前生于讳在被泥石流压塌的房屋中,只发现了两个家仆的尸首和一具不明女尸,家仆就是姐弟俩名义上的父母。可他们的死因并非重物撞击或活埋窒息,而是被勒死的。挖出的尸体脖子上有勒痕瘀青,死者脸部全被砸的稀烂。那具女尸虽然面目全非,但生于讳一眼认定那并非他姐姐生妙贤。”</p>
“也就是说生妙贤半年前失踪了?”这就能解释的通,为何生于讳一直按兵不动。</p>
“正是。当时为了让掳走生妙贤的势力不起疑,生于讳就简单操办了一下葬礼,并对外宣称父母和姐姐死于泥石流。而他则在暗中调查事实真相,寻找他姐姐的下落。至于为何生于讳动了杀意,老臣不知细节,但老臣认为……”</p>
“你认为生于讳肯定查出来什么,大概是生妙贤已死,而且她的死和山匪有关,所以生于讳才起了杀心?”</p>
“是的,陛下。”</p>
“我睡着时,你应该找他谈过了,他怎么说?”</p>
“他什么也不说,绝口不提。”</p>
“哦?这就奇了。你作为他们家的救命恩人,即便他姐姐死了,也没必要隐瞒你真相。难不成他姐姐的死因,令他无法启齿?”</p>
“老臣不知,那孩子一句话也不说,似乎整个人都崩溃了。”</p>
“嘁,分明是他纵的火,此事他却像受了天大委屈。什么都不说,自己又无能力改变现状,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如此脆弱,真是可笑。”</p>
“毕竟是相依为命的姐弟,生妙贤是生于讳最后的血亲。”</p>
善霁嵘原本想说生于讳自幼养尊处优,后因家中变故,所以一直未走出阴影。</p>
可此时他面对的是李玉合,这话怎么也说不出口。</p>
两人同样养尊处优,李玉合还是公主。两人差不多的年纪遭遇变故,李玉合还是被造了反,而且她还是姑娘家。</p>
两者相比,高下立现。</p>
李玉合说生于讳的种种,一点错都没有,因为她有这个资格。</p>
“他的态度如此消极,你求朕放过他有意义吗?昨晚他可是油盐不进,一心求死呢。”</p>
“哎!”</p>
善霁嵘叹了口气。</p>
生于讳已是一副行尸走肉,无论善霁嵘怎么劝说,甚至激他告诉他生家含冤蒙尘,作为生家男子他有义务替家族平反,而不是一直颓丧下去。</p>
可这些话生于讳全当没听见,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丝反应都不给善霁嵘。</p>
或许生于讳觉得他最后一个至亲已死,就算能替生家洗刷冤屈对他而言又有何意义?他不需要守着一份荣耀孤独的活着。</p>
在得知姐姐死后,他就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动力。</p>
李玉合想象得到善霁嵘的苦恼,大概也能猜出此时生于讳一心求死的心理。</p>
“老臣还有个不情之请。”</p>
“你说。”</p>
“可否请陛下帮老臣劝劝生于讳。”</p>
“朕?你也太看得起朕了。昨夜朕说了要刨他家祖坟时,他也只愤怒了那么一小会,后来居然说刨就刨吧。你说他都有这样的觉悟了,还有谁能劝的了他?你凭什么认为朕有这个本事?”</p>
李玉合觉得善霁嵘真的很敢想。</p>
“老臣以为,只要陛下愿意赦免生于讳的死罪,必定有办法让他乖乖听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