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离别(1 / 2)

几日后,京官来云和县,审理旧案。</p>

最终,唐家父子被判斩首,谢行削去官职,判流放十年。</p>

至此,方自明一案最终水落石出。</p>

只是云和县空缺并未让县尉陈永年升任,而是外派新官到此。</p>

不过,新上任的县令也是勤政为民的好官。</p>

刚上任便为云和县做了好几件大事,获得百姓的认可。</p>

而万柒柒一行人回到荷风镇,将原来兴隆酒楼的招牌改为五味楼,重新开业。</p>

万子言的归来使得亲友齐聚五味楼。</p>

昔日好友终在此刻重逢。</p>

“贤弟,恭喜!”陶然举杯,两眼弯弯,笑得合不拢嘴。</p>

“陶兄,数月不见,依旧玉树临风。”万子言淡淡一笑,举杯同饮。</p>

陶然见此,又为其倒满一杯,“可是说好的,回来不醉不归,可不能不作数。”</p>

“当然作数,只是你喝这般多,嫂嫂当真不会说什么?”</p>

万子言说着看向罗岚。</p>

罗岚与万柒柒正聊着,发现万子言看着自己,问道:“子言,怎么了?”</p>

“无事,发现嫂嫂越发美了!”万子言咧嘴一笑。</p>

罗岚听见这话,心花怒放,朝万柒柒道:“我发现子言这次回来,说话越来越好听了!”</p>

万柒柒点头,表示认可。</p>

以前万子言都是规规矩矩,现在却多了几分圆滑。</p>

她知道,万子言在外必须学会人情世故,才能得以更好地生存。</p>

“对了,永良和小静的婚事定在何时?你陶大哥一直念叨着将小静赶紧嫁出去,说小静烦人。”</p>

“这事我们说不准,要问他们自己的打算。”万柒柒答道。</p>

“可不是这样,都说父命之母媒妁之言,虽说你婆婆是他的母亲,但陈家如今怕是你当家做主,你一句话的事罢了。”罗岚笑道。</p>

万柒柒摇头否认,“我并不认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希望他和小静可以自由婚姻,今后的小孩也是,自己找心爱之人,自己选择何时成婚。”</p>

“这样不符合规矩吧?”罗岚狐疑道。</p>

“规矩都是人定的,有何不可?”</p>

万柒柒拍拍罗岚的肩,接道:“你想想,若你的儿子娶的不是他所爱之人,他会幸福吗?”</p>

罗岚摇头。</p>

“你言之有理,但确实不合规矩。永良和小静也是情投意合,待我去探探小静的口风,再与你说。”</p>

她说着便离开原来的位置,往陶静的方向奔去。</p>

万柒柒看了只能无奈地摇摇头。</p>

随后,她给自己倒了杯酒,还没入口,就被一只手拦下。</p>

“你今日喝的已经够数,不能再喝,伤身。”陈永年柔声道,并将万柒柒面前的酒换成奶茶。</p>

万柒柒盯着奶茶,想告诉陈永年,这东西喝多了也不好,发胖。</p>

但她还是没说,而是问起了别的。</p>

“你与我哥可以卖了好一阵子的关系了,该说说你们两个怎么凑到一起的吧?”</p>

陈永年看万柒柒那么执着,叹息一声,道:“好,我告诉你。”</p>

“我去平和县剿匪,察觉异样,准备深入调查,巧在遇上方大人,便利用他在边塞所学,将敌人一举歼灭。”</p>

“我正打算回去复命时,便遇到兄长,他本想来助我,不想我已经将事情解决,但这些人的幕后之人还未清剿,便想着隐瞒消息,暗中动手。”</p>

“我们一路探查,摸清幕后,正打算回去便遇上狗剩那事,我们便决定再等等,暗中收集唐家的证据……”</p>

万柒柒听了终于明白,原来很多都是万子言和陈永年放的迷雾,让暗中的敌人摸不清方向。</p>

她又问道:“所以是方泊文带走的小雪儿和蓉姨,还救了狗剩?”</p>

“差不多吧!”陈永年应道。</p>

“方家如今在云和县居无定所,方泊文任遂县县尉,赶回云和县,是打算带蓉姨她们离开?”万柒柒试探道。</p>

陈永年点头,“是,他回来便是这样打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