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班六房(1 / 2)

方卢雪亲定,万柒柒掌厨。</p>

男子坐在里正家中闲谈,女子则在灶房中忙碌。</p>

当然不包括方卢雪!</p>

方卢雪在堂屋与灶房之间晃荡,还不停地指指点点,对着菜品各种要求。</p>

万柒柒将手中的青菜一甩,叉腰瞪着方卢雪,“你爱吃吃,不爱吃拉到,再啰嗦,我齁死你!”</p>

方卢雪瘪了瘪嘴,带着几分委屈看向郑氏。</p>

她知晓,万柒柒做得出这种事。</p>

好不容易换来万柒柒下厨做好吃的,她可不能就这样毁了。</p>

只是她实在看不过去万柒柒菜品出来的模样。</p>

万柒柒做菜好吃,但从不注重摆盘,让人看了一眼,便没有特别想吃的欲望。</p>

从一开始,方卢雪对万柒柒的手艺也很怀疑。</p>

后来吃了一顿两顿,便爱上了!</p>

万柒柒也想注重摆盘,可看着丑兮兮的碗,没有摆的心思。</p>

而且自家吃饭,又不是拿出去卖,要那么好看做什么?</p>

能吃,好吃,不就行了?</p>

郑氏见方卢雪吃瘪,立马走过去,笑嘻嘻道:“方小姐,外面冷,您不如进去等如何?”</p>

方卢雪瞥了眼万柒柒,哼哼唧唧离开了。</p>

郑氏叹息一声,看着万柒柒,神色温和,“柒柒,你这个性子,若是出去,可是要遭罪的。”</p>

她从万柒柒手中拿过青菜,示意她在旁边烤会儿火。</p>

万柒柒看着被冻红的双手,瘪了瘪嘴,在灶前坐下,伸出手放在火堆旁烘烤。</p>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我懂。但对于我看不惯的事,我就是爱多管闲事。”</p>

郑氏一怔,想起陈三元的事,温声道:“三元的事多谢你,也麻烦你了!”</p>

“没什么。”万柒柒耸了耸肩,“我不过看不惯杨婶罢了!”</p>

她抬头看着堂屋方向,流露几分愁绪,“位置越高,身不由己的事便越多。”</p>

郑氏洗菜的动作一顿,诧异地看着万柒柒。</p>

明明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妇人,却让她觉得对方与自己年龄相仿,见识更为宽广。</p>

无论是陈里正,还是方县令,二人皆有情有义,做事却不能随心所欲。</p>

只要一个不经意的举动,足以令自己万劫不复。</p>

这便是官!</p>

可无数人也想做官,想要权势,想要摆脱被人把控的命运。</p>

郑氏将青菜捞出,看着木盆里的清水,问道:“你家相公去县衙当差之事,你如何看?”</p>

若不是她提起,万柒柒都快忽略这事了!</p>

她抬眸看着郑氏,认真道:“婶子有何指教?”</p>

郑氏弯唇一笑,将水泼出去,“我也是妇人,能有什么可指教的?只是常听闻,县衙之中当差,可不是这般简单。”</p>

“嗯?”万柒柒不太懂古代官制,只知道每个岗位有自身的职责。</p>

对于县衙里究竟有什么官,她也不清楚,只知晓以县令为首,县丞和县尉为佐,似是还有些七七八八的差役。</p>

印象中最深的应该就是捕快、捕头、仵作这类。</p>

郑氏见她不清楚,细心解释,“县衙之中,只有县令、县丞、县尉这几位为朝廷命官,其余只能称为胥吏和衙役,没有品级,没有官职。”</p>

万柒柒抬眸,疑惑道:“胥吏与衙役有何区别?”</p>

“县衙有三班六房。”</p>

“三班即为衙役,是服役于县衙之人,称为差役,他们每年可拿工食银,却不可参加科考,不可做官,子孙三代皆不可。”</p>

“六房中虽有衙役,但还有一种胥吏,也是书吏,虽没有工食银可拿,却有机会经过考核,升为官员。但做这些的人,皆是县中一些读书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