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报名(1 / 2)

一刻钟后,村民陆陆续续来到村子的广场中。</p>

广场中央用木头搭建了一个台子,就像现代的舞台一样。</p>

陈里正站在台子上,与人说着什么。</p>

万柒柒跟随人群走到广场。</p>

陈永年想往里走,却被万柒柒拉住。</p>

王氏也在摇了摇头,示意不要凑前。</p>

瘟疫传播极快,这样拥挤的人群保不定有人感染,还没发现,凑进去感染的概率大很多。</p>

万柒柒看了王氏半晌,觉得这个婆婆知道的东西还挺多。</p>

按理来说,现在这种情况,最好不要聚集,居家隔离才对。</p>

但是在古代,没有现代的通信设备,甚至连广播也没有,通讯只能用信鸽和人力,这便大大增加瘟疫感染的风险。</p>

然而想要将瘟疫的消息告诉大家,并做好防护措施,古代也没有更好的方法。</p>

万柒柒突然想起看到过的资料,一个村子或一个县城发生瘟疫,上报到朝廷再审批安排下来,将近需要一个月。</p>

物资运送也极为缓慢,这才导致人们患上瘟疫后,只能等死。</p>

如果交通发展迅速,物资到位,村子全员患病死亡的概率也很小。</p>

说到底,还是古达各方面水平落后导致的死亡。</p>

万柒柒想得出神,站在台子上的陈里已经开始讲话。</p>

“各位莲花村的村民,你们应该也听说了,咱们村子里起了瘟疫。今日在这,我正式告诉大家,已跟孙郎中确认,这两日的病人的确是感染瘟疫,因此,全村戒严,禁止出入,进入防疫状态。”</p>

话音落下,底下一片哗然。</p>

“天呐!真的是疫病,怎么办,我还不想死!”</p>

“莲花村从未出现瘟疫,这次怎么就有瘟疫了?”</p>

“这可怎么办,我媳妇快要生了,这可怎么办?”</p>

万柒柒听见耳边的议论,轻声叹息,抬眼望向陈里正,看他准备如何。</p>

“各位,莲花村遇到这事是我这做里正的失职,但如今我们没有时间去追究别的事,应当齐心对抗瘟疫。”</p>

陈里正顿了顿,“我已从县城请来了县里的郎中,还申请了一片药草,我们会划分区域,将病人集中治疗,为患病也最好在家,不要四处走动。”</p>

万柒柒忍不住在心中赞扬陈里正,他是个明白人,知道划分区域,将病人集中治疗,可这远远不够。</p>

想要控制瘟疫,光是划分区域还不够。</p>

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去配合,又要村民的配合,还需要病人的配合。</p>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人往往越慌,越难配合。</p>

果然,村民的议论声再次响起,与陈里正形成了一问一答的模式。</p>

“不出门便不会感染瘟疫吗?”</p>

“不一定。”</p>

“那不出门,我们吃什么?”</p>

“家中可安排出行,去寻找野菜和挑水。”</p>

“那出去的人会不会被感染?”</p>

“有可能。”</p>

“出去也是死,不出去也是死,我们为什么要待在家里?”</p>

“减少接触,减少感染。”</p>

“陈里正,你也只是说减少,不存在不感染。”</p>

不一会儿,陈里正便被这些人问得头昏脑胀,不知该怎么应对。</p>

万柒柒听着这些人的质问,觉得十分可笑。</p>

一场瘟疫很难不死人,只能避免更多人感染,让更多人存活。</p>

王氏在这时挪动了小步,神色中带着几分犹豫。</p>

万柒柒见了,倏然想起这是一个从瘟疫中活下来的人,应当比任何人更有说话的权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