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你关心一只鸟的死活?(1 / 2)

帝台春 九隅 1359 字 2个月前

等待的时间总归是漫长的,好在有了希望,便也不觉得难熬。</p>

这边关之境,当初他们怎么进来的,如今就怎么出去,至于这些护着他们的人,此前原就是蛰伏在边关 ,如今各归各位,重新蛰伏下来。</p>

轻装简行,才能走得更悄无声息,到底不能惹出太大的动静,免得消息传到了都城,坐实了陆家“通敌”的流言蜚语,反倒是成全了夏侯轩。</p>

在事情还没得到圆满解决之前,没有大权在握,生杀在手,断然不可以就此大意……</p>

长夜漫漫。</p>

李海素来是个仔细的,事无巨细,皆要准备妥当,不可有任何的粗心大意,此前便让人去查过了来时的路,虽说那老头已经不在岸边摆渡,但只要准备妥当,也不是不可以渡过河的。</p>

唯一有点担心的,便是赵明暄的身子,但凡没有雪崩这一出,李海是真的什么都不担心!</p>

“王爷,真的不打算再考虑考虑?”李海低声问,“可以等您的伤势再好一些,咱再出发不迟。”</p>

赵明暄心意已决,自然不容更改,“我等得起,她等得了吗?夏侯轩等得了吗?李海,时局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是一句等一等,别人就会等你的。夏侯轩是个急功近利之人,等到拓跋家反了,他必定会借着这个由头,连同此前的陆家一并铲除。”</p>

李海垂眸。</p>

“若是没了拓跋家,再去了陆家,你觉得这北国天下会如何?”赵明暄问。</p>

李海仔细的想了想,“那便是夏侯轩一人独大,北国朝堂皆由他一人说了算,再也没有任何的阻碍,也不敢有人再反对他。”</p>

“我不担心北国的国运,有这样一个帝王,北国百姓的日子好不了,他们北国也长不了,早晚会被周遭诸国围攻,迟早是分而食之的下场。”赵明暄负手而立。</p>

没有明主,势必国之大乱……</p>

可若是因为拓跋家和陆家都被拔除,而导致陆瑾深陷其中,是他万般不愿看到的结果,本就是为她而来,怎可功亏一篑。</p>

“卑职知道,劝不住王爷。”李海苦笑两声,“便也不劝了,只管跟着王爷陪着王爷。卑职知道,王爷做的都是对的!”</p>

赵明暄瞧着他,“难为你了,跟着我东奔西跑的。”</p>

“卑职心甘情愿。”李海毕恭毕敬的行礼。</p>

赵明暄站在窗口,瞧着外头漆黑的夜色,“也不完全是对的,纯粹出于私心,有所图谋罢了!用朝中那些老头的话来说,只顾着儿女情长,不顾家国天下。”</p>

“王爷为了大燕,征战多年,求一个美人怎么了?何况也没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未曾对不起帝王,也没有背叛自己的家国。”李海摇头,不认可他的话,“王爷也是人,人就有七情六欲,喜欢一个人有什么错?”</p>

东征西讨,护住了多少百姓,从不居功自傲,也从来没想过靠着军功问皇帝要点什么,如此这般……还有什么可说的?</p>

虽然陆瑾是敌国的将领,可她死了一次了,死过之后就再也不是北国的将军,只是民女陆姑娘。</p>

“但愿,明天一切顺利。”赵明暄低低的说。</p>

阿瑾,你那边现在如何?</p>

宫里还有个夏侯轩,那是最不稳定的存在,实在是太过危险……</p>

所幸还有陆世偃和林行在,想必能尽力护住她。</p>

这毕竟是北国,赵明暄不可插手太多,免得留下自己的痕迹,反而害了陆家,所以能尽早离开是最好不过的事情。</p>

里应外合,掀起边关的战争。</p>

当然,也不是真的开战,只是为了拉扯罢了。</p>

待边关乱起来之后,都城那边就会乱,以至于夏侯轩不敢轻易的动手对付陆家,让他有所顾虑,这一份顾虑就会在某个时间段,给与陆家喘息的机会。</p>

当然,这也是退路……</p>

“王爷,您早点休息吧,明日等您吃了药,咱再出发,有备无患。”李海低声开口,“爷,卑职告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