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无形的默契(1 / 2)

帝台春 九隅 1382 字 2个月前

眼见着陆瑾痛苦的面容扭曲,终于将药丸咽下,赵明暄眼疾手快,一个反手便将她的下巴摁了回去。</p>

完好如初,没有破绽。</p>

“麻烦!”赵明暄伸手去探她的额头,“你最好活着,若是现在就死了,陆家的仇……本王是绝对不会替你去报。”</p>

语罢,赵明暄搁下她,拂袖出了马车。</p>

“王爷!”李海在外头行礼。</p>

赵明暄大步流星的离开,“照顾好她,别让她死了!”</p>

这话,是冲着沉吟说的。</p>

“是!”沉吟听得这话,莫名有些怪异。</p>

虽然不是好话,但就是感觉怪怪的,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p>

她家的小姐,她自然会好好照顾,这还用得着说?</p>

进了帐子,赵明暄一眼就看到了躺在木板床上的赵明安。</p>

“如何?”赵明暄问。</p>

军医赶紧行礼,“方才脉象极为紊乱,老夫给大皇子施针护住了心脉,佐以汤药灌入稳定心神,如今倒是没什么大碍,这脉象趋于平静。”</p>

“那就好!”赵明暄点头,近前查看赵明安的状况。</p>

瞧着他双目紧闭,唇色略有发青的模样,赵明暄的心里有些没底,这中过蛊虫之后,便是这般模样吗?</p>

“咱们甚少跟南鸢的人打交道,没成想这会竟是直接出手了。”李海有些诧异,“卑职不明白,他们这些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p>

赵明暄回过神来,面色凝重,“若是刻意拖延行程,估计和答云州那边的乱民有关,但具体的,尚未可知。”</p>

“王爷!”军医道,“老夫瞧着,那位公子的医术定是极佳,想来是个可塑之才,这驱虫的法子竟也做得如此得心应手,绝非常人啊!”</p>

赵明暄瞧着他,“怎么说?”</p>

“这种东西,寻常人是不可能知晓的,只有善种蛊之人,才懂得驱虫拔蛊。”军医继续道,“外人若是都知道了,那这蛊虫岂非就成了俗物,人人可以除之?”</p>

赵明暄之前也觉得有点不对,如今经过军医这么一提,如同醍醐灌顶,“那什么南鸢志,不可能记载着这些东西?”</p>

“这倒不是,许是有什么南鸢的秘术藏于书中,老夫也不敢否定此事。”军医摇头,“我只是想跟王爷提个醒,这人能解蛊,说不定也会下蛊,还望王爷小心。”</p>

赵明暄点头,“本王知道了,多谢!”</p>

“改日,老夫去试探试探。”军医是赵明暄从军中带来的,自然是忠于其。</p>

赵明暄瞧了一眼床榻上的赵明安,“这件事交给你,另外……他什么时候会醒?”</p>

“脉象逐渐平稳,睡一觉就好。”军医道,“约莫黄昏日落便罢了,毕竟蛊虫入身时间尚短,还不至于有太大的危害,大皇子的身子并无大恙。”</p>

赵明暄松了一口气,若是大皇子在路上出事,自己脱不了干系。</p>

这等无妄之灾,还是离得远远的为好。</p>

“好生照看着,这件事看到的人不多,本王不想听到闲言碎语。”赵明暄拂袖转身。</p>

军医行礼,“是!”</p>

军中多为镇北王府之人,只要赵明暄一句话,自然无人敢多嘴饶舌。</p>

直到傍晚日落时分,军士总算搬开了最后一块巨石,总算疏通了山道,只不过天色已暗,且天空有毛毛细雨飘荡。</p>

“王爷?”李海已经覆上了蓑衣斗笠,“卑职觉得不太对劲。”</p>

赵明暄又何尝没有察觉,但眼下只能先过了这山头再说,对方使得山壁坍塌,却只出一人,保不齐还有后续。</p>

谁也不知道,周围到底有多少人在虎视眈眈。</p>

队伍,浩浩荡荡的往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