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吃的还是一样多的。</p>
毕竟,一个人吃不了两个人的食物。</p>
但每天赚的钱变多,却又确实能购买更多的粮食,能很轻松的养家糊口。</p>
如此一来,大家的生活自然就更好了。</p>
但这个逻辑,老朱总感觉哪里不对。</p>
若这样的话,为什么自己以前印发大量宝钞,却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p>
那时候不是说物价飞涨,宝钞飞快贬值吗?</p>
想到这里,老朱不由得又问道:“大家的工钱都涨了,物价不会跟着涨吗?你们手中的新钞,它还值钱吗?”</p>
一名醉汉笑道:“那可没有。”</p>
他摇头晃脑,一边喝酒一边说:“以前朝廷胡乱印钞,造成宝钞印出来便不值钱,废纸一张。”</p>
“现在的新钞,可是实打实的真钱,能在大明银行换成银子,也可以去国库粮仓里面买到粮食。”</p>
“咱们拿的工钱多了,能买到手的粮食也跟着变多,粮食并没有涨价。”</p>
老朱眉头皱的老高,他有点想不通。</p>
略一思索,觉得应该是国库在赔钱卖粮。</p>
这是唯一的解释。</p>
但这难道不会潜藏危机吗?</p>
于是,便又问道:“那其他东西的价格?”</p>
“还能有什么其他东西啊。”醉汉笑道:“咱老百姓,头等大事,不就是买粮吗?只要粮价没涨,便一切好说。”</p>
“再说,其他的东西没涨啊,有不少还跌了呢。”</p>
醉汉掰着手指头开始数:“以前买一把菜刀三十文,现今还是这个价。”</p>
“以前的大鲤鱼一斤六文钱,现今也没变。”</p>
“以前的白布一百四十文一匹,现在倒是涨到一百五十文,涨了十文。”</p>
……</p>
他一样样数着。</p>
大多数物品的物价,都没有什么变化。</p>
只有极少数上涨了。</p>
“来这酒楼里喝二两黄酒,一盘花生米,一共才八文钱,比我老家小镇的酒楼,还要便宜二文钱呢,还有,这里的酒楼,可比我老家高大上多了,哈哈哈。”</p>
……</p>
老朱在一旁听他说,越听越是疑惑。</p>
此事真是奇哉怪哉了。</p>
怎么听他算起来,只有做工的工钱涨了,其他的物价,都没有多大的变化。</p>
这不合理,绝对不合理。</p>
夜色渐深。</p>
酒楼里喝酒的苦力们也终于一个个散去。</p>
他们明天还要干活,不能熬夜太晚。</p>
老朱看到掌柜的正在算账,便走了过去,不解问道:“咱在别的地方,去酒楼喝酒,少说也得三五十文钱,你这里才收八文钱,能有钱赚吗?”</p>
申城是新城,这间酒楼的装修非常之好,不亚于金陵城很有名气的大酒楼。</p>
虽然当了皇帝,但金陵城的大酒楼喝一碗酒要多少钱,老朱可是一清二楚的。</p>
八文钱,连金陵城大酒楼的门都进不去。</p>
在申城却能喝上二两酒,吃一小碟花生米,让老朱多少感到有些匪夷所思。</p>
掌柜的一边看账本打算盘,一边笑道:“咱们做生意,就讲究一个薄利多销,赚很多钱肯定是没有的,但多少能小赚一点,够养活一家子人就行了。”</p>
“你为何不涨价呢?”老朱反问道。</p>
开店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p>
老朱可不相信,店老板是因为心地善良,才不涨价。</p>
“周围这么多的店,又不是只有我一家。我要是涨价,客人就全跑了。”掌柜的笑道:“老人家,我看你也是做生意,跑江湖的吧。”</p>
“现在做生意不比以前,在申城做生意也不比别的地方。”</p>
“以前只有商户才能经商开店,价格抬高一点,也是无妨,反正不会有人来抢生意。”</p>
“现在不行啦,太孙殿下革新制度,放开了经商的限制,谁都可以开店经商。”</p>
“我要是价钱收贵了,别人就该将生意都抢跑了。”</p>
“再说,如今的申城,正在四处动工修马路,盖房子,来这里的,都是卖力气的。”</p>
“剩下的便是码头上装货卸货的苦力工人,他们也没有太多的钱,喝不起太贵的酒。”</p>
“若是像金陵城那样卖酒,能卖给谁呢。”</p>
“多的咱也就不说了,您自个儿琢磨去吧。”</p>
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生意经,也算是一个“小秘密”,不会轻易透露给外人。</p>
掌柜的能与他说这么多,已经极为不易了。</p>
老朱陷入了沉思。</p>
他虽然不懂太多的经济学道理,但“薄利多销”这一点,还是明白的。</p>
酒楼的生意很好,来喝酒的人很多。</p>
若是开在金陵城,恐怕就没有这么旺的人气。</p>
“陛下,咱们明天去哪里呢?”</p>
回到客房,吉垣打来了洗脚水,一边给老朱洗脚,一边轻声问道。</p>
他要问好明日的行程,才好去通知蒋瓛做安排。</p>
老朱虽然是微服出行,但毕竟是九五至尊,为了安全,锦衣卫安排了近两百人随行护驾。</p>
可这么多人,全部挤在一起又显得人太多了,不方便行事。</p>
也有违微服私访的初衷。</p>
所以,后来老朱便令人员全部散开来。</p>
只留十几个精明能干的,紧紧跟在皇帝陛下身旁。</p>
余下的人则是乔装打扮,在四周及远处警戒。</p>
或是派人先行一步,探明情况,将可能的危险消除。</p>
故而需要先知晓行程。</p>
“哪里都不去。”老朱道:“你们不是说,咱不如那‘逆孙’会治国吗?”</p>
“这申城,就是那‘逆孙’花了大把的银子建起来的。”</p>
“咱想好好看看,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玄妙。”</p>
“咱那‘逆孙’,到底是怎么治国的,是不是真的比咱高明。”</p>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慢慢低沉了下去,用含糊不清,别人无法听到的声音嘀咕道:“咱就不信了,咱还能看不懂他治国的方略。”</p>
老朱是较上劲了。</p>
之前还想着教孙子怎么治国呢。</p>
眼下却自己竟然被孙子超过,反而成为了不会治国的那个人。</p>
他不服气啊!</p>
可看着申城百姓的生活,老朱又开始迷糊。</p>
看不懂,完全看不懂,到底是怎么回事?</p>
为何百姓的收入,莫名其妙越来越高了呢?</p>
物价又为何没有跟着上涨呢?</p>
不将这个问题搞清楚,老朱寝食难安。</p>
当然,还有另一件事,新军是怎么用六千兵马平定草原,迫使恩克向大明投降的。</p>
这恐怕要等回到金陵,等张辅和朱能搬师回朝,才能真正弄懂。</p>
眼下先将申城的秘密都摸清楚。</p>
洗完脚,老朱走到窗前,拉开了窗帘。</p>
他们所住的客房位于二楼。</p>
楼板也知是何材料打造,坚硬无比,踩在上面,不似木板楼那般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而是如踏在地面上的水泥地板一般无二。</p>
窗户上皆是透明的玻璃。</p>
刚进申城时,老朱便被这里的独特建筑风格,尤其是所用的材料深深震撼。</p>
只不过,因为大明远征北元获胜的消息传来,因为心里纠结着自己治国水平到底行不行,故而暂时忽略了这一切。</p>
如今再细看申城的一切,顿时又有若一个“好奇宝宝”。</p>
“这些东西,那个‘逆孙’都是怎么想出来,怎么造出来的呢?”</p>
老朱喃喃道:“有好宝贝也不知道孝顺一下爷爷,还偷偷瞒着咱,造出了一个新‘申城’,哼……”</p>
他用手抚摸着透明的窗户玻璃。</p>
其实,在金陵的时候,老朱并非没有见过此物。</p>
只不过,在老朱看来,这种东西虽然好,但如此稀罕的宝贝,肯定造价不菲。</p>
故而,当有人提议将皇宫里的窗户都换上透明玻璃的时候,老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p>
怎么能如此奢靡享受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