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蒸汽机!朱允熥的承诺!(1 / 2)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2076 字 1个月前

当大明海军舰队再度出现在长江里面的时候,就立即引发了一股新的热潮。</p>

无数的民众拥向长江两岸的江堤上,想一睹大明海军的风采,更想见一下那位传说的太孙殿下。</p>

这段时间以来,关于大明海军和太孙殿下的事迹,在《大明日报》的大力宣传下,百姓们早已是耳熟能详。</p>

诸如“神炮灭倭寇”,“谈笑收台湾”,“神算灭倭军”,“戏耍倭国将军”,“仗义扶倭王”等等。</p>

不得不说,罗贯中写这类故事的笔力非常强。</p>

连续几篇文章刊登出来,太孙殿下在民间的形象,俨然已然超过了《三国演义》那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较之传说中封神的姜子牙,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p>

民间更有“真龙出大明,从此万世太平”的说法。</p>

站在江堤上,遥望着高大威武的战舰,也令许多百姓油然生出自豪之感。</p>

大明日报在朱允熥的安排下,一直在有意无意的塑造民族意识。</p>

如今已初见成效。</p>

以前大部分百姓对此的态度,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p>

反正老朱家当了皇帝,他们就给老朱家纳皇粮。</p>

除此之外,什么忠君爱国,那都是读书人的事,是朝廷大臣的事,与他们平民百姓,没有任何关系。</p>

可现在。</p>

在大明日报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民间百姓开始觉得,大明海军威震海外,自己也与有荣焉。</p>

尽管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吃着勉强裹腹的食物,却能骄傲的挺起胸膛。</p>

此时目睹大明海军的战舰,一个个更是自豪无比,不时的发出欢呼声。</p>

战舰上的海军将士,亦随之回应。</p>

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p>

出征前,尽管士气很高,但实际上,不少人心里还是十分忐忑不安的。</p>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说起来豪气十足,可谁又真的愿意去死呢?</p>

将士们想的当然还是建功立业,衣锦还乡。</p>

但自古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p>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呢?</p>

何况,他们要去的,还是海上。</p>

中原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没有发展出深厚的海洋文化。</p>

人们对大海的认知,大多数都停留在“海波凶险”这一层面上。</p>

未知的,永远是最可怕的。</p>

在很多人看来,恐怕此次出征,会死很多很多人。</p>

远比出征北元死得更多。</p>

活着回来,便是侥幸。</p>

然而,令他们万万也没有想到的是,大家都活着回来了。</p>

一万多人出去,一万多人回来,一个不少。</p>

除了几十个人因水土不服而病了一场,还有十多个人因各种意外事故而受了一点伤之外。</p>

所有人都还在!</p>

光凭这一点,就是出征时难以想象的奇迹。</p>

更别说,他们还歼灭了倭寇,收复了台湾,征服了倭国,立下了天大的功劳。</p>

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心情都激动万分,兴奋无比。</p>

对于率领他们的太孙殿下,更是崇拜到了极点。</p>

经此一战,他们都成了朱允熥最忠诚,也最狂热的追随者。</p>

战舰溯长江而上,几日后便到了金陵附近。</p>

“快看,那是什么?怎么在冒黑烟?”</p>

正当朱允熥在指挥舰内睡觉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了嘈杂的惊呼声。</p>

紧接着,耳边便响起了一声洪亮悠长的鸣笛声。</p>

“这声音?”</p>

朱允熥从床上一跃而起,飞快跑到外面的甲板上。</p>

触目望去,只见远方的长江河道上,一艘体形巨大,样式古怪的船,正徐徐开来。</p>

没有风帆,只有滚滚浓烟从高耸的烟囱中冒出。</p>

“蒸汽轮船?”朱允熥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p>

虽然他早就将蒸汽机的制造原理告诉了大明制造局的工匠们,也交待过朱高炽和赵瑞,这东西是大明制造局未来的主攻方向,无论如何也要将它制造出来。</p>

但朱允熥心里很清楚,蒸汽机这东西,原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p>

后世有好事者总结人类科技史,说人类的科技,归根结底只做了两件事——烧开水和扔石头。</p>

蒸汽机,就是烧开水的杰出代表。</p>

烧开水这件事,一直到后世的核电站,也仍然一直在做,没有变化。</p>

所不同的是,蒸汽机是用木头、煤、石油等材质来烧开水,而核电站则用核原料来烧开水。</p>

深究起来,大家都是烧开水,还真没有本质区别。</p>

但烧开水与烧开水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p>

历史上的蒸汽机,其实出现的年代非常早。</p>

最早的蒸汽动力机器,可以一直追到公元一世纪的汽转球。</p>

但蒸汽动力的发展却异常缓慢,甚至是长期停滞。</p>

因为气密性的问题,要实现高压,制作出可以代替人类作业的蒸汽机器,实际上很不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