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战鼓起!欲平倭寇,先收台湾!(2 / 2)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2946 字 1个月前

这始终是一个隐忧。</p>

一个关系到所有人身家性命的隐忧。</p>

大明的官员、将领,无不希望能永远消除这一祸患。</p>

相比之下,虽然倭寇在沿海一带杀烧抢劫,无恶不作。</p>

但若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倭寇是一小股一小股的,他们只能劫掠民间,却不太可能推翻王朝的统治。</p>

如此一比较,孰轻孰重,自是一目了然。</p>

不过,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p>

“北元已经被赶回草原,只要加强边防,便再难犯境。可倭寇之乱,却伤及我东南腹地,连故太子妃一家都惨遭屠戮,寻常百姓,又该如何防范?”</p>

“倭寇不平,则东南不稳。”</p>

“东南不稳,则我大明江山不稳。”</p>

“倭寇之患,实乃我大明心腹之患,万不可轻视。”</p>

“朝廷理应将倭寇全部荡平,而不是一味退缩了防御。”</p>

但他的话,立即遭到了激烈反对。</p>

“倭寇远在海上,怎么荡平?严加防范,才是上策。”</p>

双方争论了起来。</p>

“派海军出战,未必不可!”</p>

“茫茫大海,何其辽阔,又无处问询,派船出海,就能找得到贼窝吗?”</p>

“那就出兵倭国!”</p>

“荒谬,连元庭最强盛时都没有能征服倭国,我大明岂能随意出兵?”</p>

“元庭不行,我大明未必不可以。”</p>

“用兵是何等大事,岂可如此草率?”</p>

“难道就任由倭寇为害我大明吗?”</p>

……</p>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吵成了一片。</p>

下方。</p>

站在人群内的黄子澄,脸色却变得有些奇怪起来。</p>

自从吕氏身死,朱允熥被立为太孙,朱允炆被关押,他虽然未被治罪,身份地位却是一落千丈。</p>

从前许多刻意讨好他的官员,都消失不见了。</p>

让黄子澄深刻领会了一下什么叫人情冷暖。</p>

不过,或许是朱允熥推行商税的手段太狠太快,原来的许多江浙豪绅,又已经在私下里串联,希望能再次将其搬倒。</p>

这令黄子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p>

对吕氏一族满门被灭之事,他亦是充满了怀疑。</p>

因为许多豪绅其实私下与倭寇是有联系的。</p>

还有部分倭寇干脆就是豪绅们花钱养着的。</p>

黄子澄向他们打听,却无人知道此事。</p>

那屠戮吕氏一族的“倭寇”,又是从哪里来的呢?</p>

联想到献王殿下发疯时对太孙的指控,答案呼之欲出。</p>

作为之前储君之争至关重要的参与者,黄子澄立即便想到,这或许是朱允熥的手笔。</p>

不仅杀了吕氏,还屠戮她满门。</p>

至于为什么不怀疑皇帝陛下,大概是因为黄子澄还不太敢往这上面去想。</p>

时至今日。</p>

连献王都被圈禁,仅凭他自己,就算再加上江浙豪绅,也不可能将朱允熥搬倒。</p>

但是,若是请倭国出兵呢?</p>

因为这个时代的信息交流太少,黄子澄并不了解倭国的具体情况。</p>

在他看来,少量从倭国流浪出来的倭寇,都能搅得大明沿海难以安宁,如果倭国能出动大规模的军队,那……</p>

逼迫皇帝陛下废掉朱允熥,改立朱允炆为储君,也未必没有可能啊!</p>

一念及此,黄子澄心中激动起来了。</p>

“下官以为,我大明应出兵征讨倭国!”</p>

他站出列说道。</p>

场中众人都诧异的望向黄子澄。</p>

没想到他竟然会力主出兵。</p>

“吕妃娘娘一手将太孙殿下抚养长大,如今吕妃娘娘满门遭戮,不报此仇,太孙殿下枉为人子!”</p>

“太孙殿下乃是我大明储君,大明未来的皇帝。”</p>

“太孙殿下之耻辱,即是我大明之耻辱。”</p>

“此仇不可不报!”</p>

黄子澄振声而语。</p>

朱允熥用略带奇怪的眼神,望了他一眼。</p>

黄子澄接着道:“出兵倭国,毕竟非同小可。”</p>

“下官以为,还是应先遣使前往,逼迫倭国交出杀吕氏一族的凶犯,并承诺约束其民其兵,永不再犯我大明边疆。”</p>

“如若倭国不同意,到那时,我大明再发兵不迟。”</p>

朝堂上安静了下来。</p>

众人皆是你看我,我看你。</p>

半晌,才有人出言道:“十多年前,皇帝陛下曾经派使臣前往倭国,要求倭国取缔倭寇,可使臣却反被倭人所杀。”</p>

“如今再派人前往,又有何意义呢?”</p>

黄子澄反驳道:“那时候我大明初平天下,统一未久,国力尚且不强,倭人自是不害怕。”</p>

“如今经过多年的治理,大明国富兵强,倭国的国王必定会慎重考虑的。”</p>

“你们若是害怕,我愿意当使臣,出使倭国。”</p>

“倘或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便令倭国臣服,自是更好。”</p>

“如若被杀,那时朝廷再出兵也不迟。”</p>

他心中暗暗谋算,只要自己夺得了使臣之位,等见了倭国国王,怎么和他说就是自己的事了。</p>

众官员闻言,都沉默不语。</p>

朱允熥再度深深望了他一眼。</p>

目光深邃,仿若早已看穿他心中所想。</p>

“好!”</p>

“勇气可嘉。”</p>

“既然如此,本宫就封你大明使臣,令你出使倭国。”</p>

“不过,仅以三个月为限,若三个月之内,倭国还不交出凶犯,那就休怪本王不客气了。”</p>

黄子澄顿时喜出望外,忙拜道:“下官定竭尽全力,不辱使命!”</p>

朱允熥从上方的座位站了起来。</p>

一挥手,立时有几名太监上殿,呈上来一副巨大的地图。</p>

他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众臣,沉声开口。</p>

“倭寇为害我东南沿海多年,所行暴虐之罪无数,罄竹难书,百姓深受其苦。”</p>

“如今更是屠戮我母妃吕氏一族,若不荡平倭寇,我有何面目为人子?”</p>

“今虽派出使臣前往倭国问罪,但如今已在沿海的倭寇,却只能出兵荡平。”</p>

“本宫决定,亲自率兵出海,荡平沿海的倭寇。”</p>

他伸手指着地图上的台湾,道:“自宁波至东番一带,海上岛屿无数,皆可能成为倭寇藏身之处。”</p>

“本宫要自长江出兵,收复沿海大小所有岛屿,直至东番,澎湖列岛,令倭寇从此再无处匿踪。”</p>

……</p>

(/70218/70218672/1497078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