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科学问世,大明翻开崭新的一页!(2 / 2)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3562 字 1个月前

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学问?</p>

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p>

在他们看来,那些发明都是上天所赐,假手于人,传之于世间。</p>

但太孙殿下却告诉他们,那是科学。</p>

而太孙自己,正是因为学了科学,才能发明出滚筒式打印机,水泥等神物。</p>

难道这是真的吗?</p>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极度震惊之中。</p>

虽然读书人看不起工匠,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p>

但并没有人会看不起鲁班这样的祖师爷。</p>

对于一个行业的开创者,读书人还是会给出极大的尊敬。</p>

同样。</p>

若是能发明一件改变千千万万百姓生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读书人会拒绝这样的机会。</p>

因为这是会载入史册的。</p>

青史留名,光宗耀祖!</p>

这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p>

哪怕不是因为“代圣立言”而青史留名,但管他呢,总比默默无闻好千倍万倍。</p>

相比读书做官,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更大!</p>

“学以致用!”</p>

“大明需要用之于百姓,用之于天下苍生的学问。”</p>

朱允熥振声道:“本宫今日重开科学一门,便是为此。”</p>

“本宫能发明滚筒式油印机、水泥,本宫相信你们当中的许多人,一旦掌握了科学,还能发明出更多更好的东西。”</p>

“诸如,能使粮食产量增产数倍的耕种之法。”</p>

“能治好更多疾病的医学方法。”</p>

“能让大明军队战力提高十倍,百倍,从而横扫四周蛮夷,令天下永远太平的武器。”</p>

“凡此种种,学了科学,便皆有可能。”</p>

“有了科学,我大明当人人皆有青砖瓦房居住,而非茅草破屋。”</p>

“有了科学,我大明纵是最穷之人,亦从此衣食无忧。”</p>

“有了科学,我大明将迈入一个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繁华盛世。”</p>

……</p>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监生们一个个心潮澎湃。</p>

一双双炙热的眼神望向他。</p>

朱允熥敏锐的发现了他们的神情变化,知道自己说的话,已经起作用了。</p>

科学两个字,在监生们的心中,已经播下了种子。</p>

日后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p>

“今日,我便传你们何谓科学之法,如何认识科学!”</p>

“科学首先是自然科学,它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的经验证据为基础,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理解和预测的学问。”</p>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的基础,要学科学,首要学会观察和实验。”</p>

“科学数千年来停滞不前,就是因为世间学者,大多不认真观察,亦不去做实验证实,流行表明,空谈而不穷究理。”</p>

……</p>

朱允熥慢慢讲述,什么是科学,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现自然规律,总结规律。</p>

下方的监生们,一个个皆听得如痴如醉。</p>

科学是显而易见的道理。</p>

很多实际上就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p>

掌握了规律之后,便能加以运用。</p>

这些道理,低贱的工匠们都懂,可读书人总是视而不见。</p>

可工匠们不会将自己的观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著书立传,传之于世。</p>

他们反而将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视为“秘传”,不轻易授于人。</p>

很多也就慢慢失传了。</p>

然后下一代人,再重新总结经验,发现规律……而不是站在上一代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p>

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p>

科学技术的发展,就这样停滞了!</p>

一代一代的人,全在做无用功。</p>

朱允熥很清楚这其中的原因。</p>

故而,他才选择在国子监讲科学,而不是去大明制造局向工匠们讲科学。</p>

工匠们其实天生就是懂科学的。</p>

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反而是这个时代最好也最应该被传授科学的群体。</p>

问题是,工匠们会敝帚自珍,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藏起来,不传给别人,或者仅传给儿子。</p>

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吃饭的本事。</p>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p>

艺不轻传!</p>

他们有这种想法,其实也没错。</p>

因为在生产力没有发展起来的古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内卷的社会。</p>

技术一旦扩散,就会迅速内卷,变得不值钱。</p>

让原本掌握技术的工匠,再难以凭借技术,维持生计。</p>

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们当然不能将自己掌握的技术,轻易传授出去,而是为严格保密。</p>

朱允熥已经采取了改进措施,比如让工匠们集体讨论该如何造枪。</p>

打破原来的隔阂,相互交流以促进发展。</p>

但这还不够。</p>

要扭转工匠们的思想,远非一朝一日之功。</p>

但读书人不一样。</p>

读书人并不靠那些技术吃饭。</p>

读书人想要的是千秋万代的名声。</p>

他们如果掌握了技术,就会著书立传,将技术告之所有的世人,以便让自己青史留名。</p>

这才能让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p>

历史上能让后世之人记住的发明家,科学家,他们实际上未必掌握了当时最好的技术。</p>

只是他们自己,或者别的读书人,将他的技术记载下来,流传到后世了。</p>

于是,他就成了影响深远的科学家!</p>

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原因。</p>

要不然,技术失传了,在历史上就不会有任何浪花,后人也不会知道这项技术,更不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p>

发现这项技术的人,也不会成为史书上有名的科学家,而是会永远默默无闻。</p>

这样的事,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得数不清。</p>

这也是导致中国古代数千年,科学发展始终停滞不前的根源。</p>

技术没有交流,没有传承,只有不断的重复。</p>

不断的被重新发明。</p>

自然就不可能发展提高了!</p>

苏轼去一趟石钟山,就能发现其“钟响”的原因所在。</p>

当地的其他人,生活在附近,真的就从来没有一个人发现吗?</p>

当然不是!</p>

只是发现的人没文化,不会将自己的发现写出来,传给世人!</p>

可苏轼去了,写了一篇“石钟山记”,石钟山的神秘面纱,便被从此揭开了。</p>

这是读书人才具备的本事,这就是文字的力量!</p>

而自今日始,随着朱允熥在国子监讲学,立科学一门。</p>

天下读书人从此深度介入科学技术发展当中。</p>

他们将自己观察到现象,实验的结果,掌握的规律,用文字记载下来,著书立传。</p>

他们会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以取长补短。</p>

他们是唯恐别人不知道这项技术,而不是害怕别人知道。</p>

交流和传承,才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基石。</p>

一个人能掌握的技术,能总结的经验,能观察到的规律,总是有限的。</p>

唯有集合众人之力,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让科学技术一步又一步的提高,超越前人,达到新的层次。</p>

这,正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p>

有了大量读书人的加入,有了他们孜孜不倦的交流和传播技术,科学的发展,便将从长期的停滞不前,正式进入一个大爆炸的时代。</p>

……</p>

洪武二十五年腊月,太孙朱允熥于国子监讲学,开创科学一派。</p>

大明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p>

……</p>

(/70218/70218672/1497079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