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真正顶尖的谋士!一石激起千重浪,朝堂风暴!(1 / 2)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2330 字 1个月前

吴王府。</p>

作为老朱赐给朱允熥的府邸,占地面积极广。</p>

朱允熥便将其中的一部分,分隔了出来,作为大明日报的办公地点。</p>

姚广孝所住的地方,也在这里的一角。</p>

自从同意投效到朱允熥门下之后,道衍和尚做事还是十分负责。</p>

大明日报的印刷机数量,每天都在增加,规模也一步步扩大。</p>

人多了,规模大了,管理也就越来越复杂。</p>

这时候就体现出老和尚的管理能力了。</p>

整个报社,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没有任何混乱的迹象。</p>

除了朱允熥提议设置的记者之外,老和尚又增设了一个探听司,专门负责打探金陵城乃至附近郊区的各种新鲜事儿。</p>

与记者不同的是,他们不用写稿发表,只要将情报收集来即可。</p>

再从中挑选一些,发表在报刊的。</p>

而其他的,则作为民间动向的材料,简要向朱允熥汇报。</p>

有这批人员存在,朱允熥对金陵城内的诸多情况,便有了十分清楚的了解。</p>

当然,与老朱的锦衣卫密探和检校还是没办法比。</p>

毕竟才刚刚起步,而且他们只是白身,没有权限,也不能在关键时刻亮明身份让官方协助,很多机密事情都没办法知道。</p>

高门大院内发生的事情,更是只能通过外泄的传闻来探知一二。</p>

朱允熥对此也十分满足。</p>

至少还能让他了解金陵街面上发生的许多事情,而不是一个闭眼瞎。</p>

以他监国的身份,自然不方便随意外出上街。</p>

更别说,不久前才刚刚发生了行刺的事情。</p>

朱允熥过来的时候,道衍和尚正在算账,算盘打得极快。</p>

他不由笑道:“想不到你这吃斋念佛的和尚,竟然还是一个账房高手。”</p>

姚广孝抬头,看到是吴王,连忙起身行礼,道:“吴王殿下过来,怎么也不通传一声?”</p>

“贫僧是被逼上梁山了,大明日报销量每日都在上涨,收入大,开支也大,各种账目繁多,很容易就出错了。”</p>

他有些感慨。</p>

活了五十几年,这辈子还没有这般认真仔细算过账。</p>

会打算盘只是因为老和尚对百家百业皆无偏见,所学极广极杂。</p>

朱允熥笑道:“这种事,不是该由账房先生负责吗?怎么你还亲力亲为了呢?”</p>

姚广孝苦笑道:“账房记载的繁乱,贫僧需要每隔几日,便将其清理核对一遍。”</p>

朱允熥随手拿起账本,翻看了几页,突然脑海内灵光一闪。</p>

复式记账法!</p>

若使用复式记账法,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进行记录,在相关的账簿中分别登记,会使账账簿记录更为准确,可靠性更高。</p>

也能防止单项记账中的漏记,重记等错误。</p>

再者,后面可以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账簿记录是否正确,确保账簿的一致性。</p>

如此一来,账目虽多,却不会乱,也不会错。</p>

想到这里,朱允熥当即和姚广孝讲起了复式记账法,并让他按照复式记账的原则,重建账簿。</p>

姚广孝刚听他说时,还多少有些不以为然。</p>

毕竟,朱允熥只是十多岁的孩子,纵有天资,所学也不可能广博,还需要时间积累。</p>

但随着朱允熥的讲解展开,姚广孝却是越听越惊讶,一双佛眸不断放光。</p>

以他的聪明,自然很快就能理解复式记账法的种种好处。</p>

“妙啊!妙啊!此法大妙!”姚广孝拍掌赞叹道:“用此法计账,经过反复比对,从此账目混乱,漏记,错记等皆可从此消失矣!”</p>

“吴王殿下年纪轻轻,竟能想出这般匪夷所思的记账法,当真有惊世之才。”</p>

“贫僧钦佩不已!”</p>

老和尚感慨万千,又道:“这个法子,用在这小小的报社上,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p>

“若用在户部,帮着清理大明天下的账,那才是它真正的用武之地。”</p>

“吴王殿下仅凭此法,也足以名垂青史。”</p>

朱允熥哈哈笑道:“行了,你这老和尚,就用不着来夸我了。”</p>

姚广孝正色道:“这并非是夸,而是直言。”</p>

“阴谋诡计,算尽人心,看起来很是厉害,可终究也只是小道,于世间何益?”</p>

“但吴王殿下发明的复式记账法,却能造福千秋万代,这才是真正的大道。”</p>

朱允熥脸色微微红润,但很快变得自然,道:“且不说这些了,我现在来找你,是因为刚才我那个二哥献王来了。”</p>

姚广孝双眸内精芒一闪,道:“贫僧还道为何殿下不卧床休息,却到贫僧这里来了,原来如此。”</p>

朱允熥笑道:“卧床许久,我这伤也该好了,要起来理理事了。”</p>

说话间,他又活动了一下身体。</p>

不得不说,装病是一个辛苦活。</p>

在床上呆久了,人浑身哪哪都不舒服。</p>

“有些事情,还得请道衍大师帮着参详一二。”朱允熥笑道。</p>

姚广孝微微点头。</p>

两人离开房间,向外面走去。</p>

如果不是特意打造的密室,或者派人事先清理,并严加把守,房间实际上是最不适合谈机密要事的地方。</p>

因为房间四周有墙壁挡着,稍不小心,就会出现隔墙有耳的情况。</p>

反而是外面开阔处,一览无遗,无处藏身,无须担心有第三人偷听。</p>

大位之争,凶险异常,朱允熥必须时刻小心行事。</p>

“王弼等人谋反的案子,交给黄子澄审理已有十余日,一直没有任何进展汇报,大师对此怎么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