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那你先去吧,我替你收拾好行李,就让人送到双台营。在外面,一定要小心!”</p>
二人依依相看,执手难舍,又互相交待了些话,才忍痛分开。</p>
当晚,隽王就带着军队,踏上了西征的路。</p>
音宛留在家里,日日教导嘉羿,抚养叶祺,每天也忙忙碌碌的。</p>
每到夜深人静时,看着枕边空空的枕头,她也不免想念隽王,担忧他的安危,盼着他早日凯旋归来。</p>
一天一天,日子过得飞快。</p>
叶祺已经会指着东西,说好多词了。</p>
只不过他的口齿还颇为不清,看见音宛,总是“娘新娘新”地叫,伸着胳膊求抱抱。</p>
映月湖里,早开的莲花星星点点,亭亭玉立。</p>
绿珠抱着叶祺,指着湖里的莲花,教他说话:</p>
“莲!”</p>
“盐!”</p>
“莲”</p>
“盐”</p>
去给叶祺拿小披风的唐嬷嬷,回到临水亭时,刚好听到绿珠在教叶祺,就纠正绿珠:</p>
“不能那么教!说‘荷’!”</p>
她接过叶祺,指着莲花亲自教导:</p>
“这是‘荷’!”</p>
“盐”</p>
“荷”</p>
叶祺不答应了,挥着小手拍她两下,指着映月湖水,一本正经地反纠正:</p>
“河”</p>
在旁边的音宛、绿珠,还有被纠正的唐嬷嬷,都被逗得哄堂大笑了。</p>
绿珠问唐嬷嬷:</p>
“你们家乡,都把‘莲’叫做‘荷’吗?”</p>
唐嬷嬷摇摇头,看了眼音宛,神情有些黯淡:</p>
“以后,都别再说那个字了。”</p>
临水亭里,静默了好几秒钟。</p>
众人都猜测:唐嬷嬷应该是因为某种原因,在避讳“莲”这个字吧。</p>
唐嬷嬷是个很随和、很宽容的人,她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音宛还是头一次见。</p>
大概她避讳的什么,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吧。</p>
其实,对于小叶祺的发音来说,湖中那花朵叫“莲”还是叫“荷”都没什么要紧,犯不了忌讳。</p>
他貌似天生不会发“L”这个音。</p>
“莲”念成“盐”,“大灰狼”念成“大灰羊”,“刘嬷嬷”叫成“油馍馍”……</p>
叶祺一呀呀学话,就像开了场脱口秀演出,把院内院外的丫头婆子都笑个大马趴。</p>
这天,音宛在院子里散步的时候,抬头忽然见到一个熟悉身影。</p>
“风悉?!”</p>
音宛心脏骤停了一秒。</p>
难道……隽王班师回朝了?</p>
“参见王妃!”</p>
风悉行了个礼,从怀中取出一封信来:</p>
“王爷挂念家里,托卑职送信回来,报个平安。”</p>
“喔,有劳了。”</p>
音宛抑制住涌上心头的失望。</p>
她真是想多了,隽王刚出征才半个月,只怕大军才刚到达西南,怎么可能这么快回来呢?</p>
隽王信里没什么实质性内容,无非是嘘寒问暖一类话,封口也很潦草,像是仓促间随便写的。</p>
音宛想:既然派风悉回来报平安了,若真是繁忙仓促,这封信不写也是可以的。</p>
(/45782/45782160/266298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