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老乡亲,孤乃是秦王,这些人刚不是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百姓么?”</p>
“本王让锦衣卫带来了应天府周边所有的里正,不若让他们来辨认一番如何?”</p>
朱樉很自觉的站出来,高声对着人群喊道。</p>
听到朱樉的话,那些自称百姓的人中,顿时有几人神色大变,眼神闪烁不定,四处张望,似在寻找逃脱的缝隙。</p>
他们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嘴唇微颤,却发不出半点声响。人群中开始有了细微的骚动,有人悄悄向后挪动脚步,企图混在人群中消失。</p>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照在这些人的脸上,却映不出半点光明,只有无尽的慌乱与恐惧。</p>
不远处一位中年男子,手微微颤抖,指间原本摩挲着一块玉佩,已然放下,那眼中闪过一抹绝望。</p>
到底还是露馅了!</p>
看来自己这些人早就被锦衣卫盯上了,不然,锦衣卫如何能这般快拿出证据,今日又岂能如此快压住场面!</p>
完了,无论自己,还是远在他处的本家,都结束了。</p>
很快,锦衣卫就把里正都带了上来,</p>
“诸位,本王很抱歉让锦衣卫把你们带到这里,今日有人冒充是你们村乡的百姓,本王想知道他们是不是,还请各位仔细辨认一番吧。”</p>
随着朱樉的一声令下,里正们逐一上前,目光如炬,扫过那些自称百姓的面孔。</p>
阳光斜洒,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与那些颤抖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诡异的画面。</p>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不安,连呼吸声都似乎变得沉重。</p>
里正中,最年长的一位老者,颤巍巍地走到人群前,他眯起眼,仔细端详着每一个人,眉头紧锁,最终缓缓摇头,那动作仿佛宣判了无形的死刑。</p>
紧接着,隔壁村的一个中年汉子,眼神锐利,逐一审视后,同样给出了否定的答案。</p>
随后,一个又一个里正,如同接力般,无一例外地否定了这些人的身份。</p>
最后,一群里正相互一交流,发现都是自己辖下的乡亲,最先辨认的那位老者主动站出来回禀道:</p>
“回陛下、秦王殿下,这些人都不是我们应天府的百姓!所有里正都不认识他们!”</p>
老朱和朱樉都不感到意外,毕竟幕后之人为了避免收买的百姓被人认出,从而加快暴露,特意选的流民。</p>
不曾想,如今聪明反被聪明误。</p>
朱元璋冷哼一声,随即示意朱樉解决。</p>
“各位父老乡亲,都听到了吧?!”</p>
“想必这些里正你们都认识,大可以上前去确认,也可以去看看那些所谓的百姓!”</p>
“况且你们生活在这应天城了如此久,这么多人,若真是百姓,想必你们总能认出一二个吧?”</p>
朱樉的话音落下,就有不少人大胆走上前,询问起来相熟的里正,更有些许人去辨认那些百姓。</p>
阳光下的市集突然变得异常安静,只余下细碎的脚步声和偶尔的交谈。</p>
人群中,一名衣着朴素的青壮男子停下了脚步,他的目光在那些被指认为假冒百姓的人中穿梭,最终定格在一个面容憔悴、眼神空洞的妇人身上。</p>
男子的记忆被悄然唤醒,画面如同旧日影像般在脑海中回放——</p>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傍晚,他收来贩卖的货物,在城门外的流民营地边,曾见过这女子,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很是可怜无助。</p>
甚至当时还起了些爱慕之意,所以印象很是深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