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赵知县:认怂,求和(1 / 2)

正当杨少峰心中好奇之时,跛五又接着说道:“还有就是赵知县身后跟了许多百姓,都脸生的很,根本不是咱们宁阳县的。”</p>

被跛五这么一说,杨少峰心中顿时更加好奇。只略一斟酌,杨少峰便直接对跛五吩咐道:“走,咱们去会会这位赵知县,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p>

只是当杨少峰刚刚带着跛五来到县衙大门,一看到赵知县身上穿的官服,杨少峰的心里就疯狂大笑起来。</p>

按照大明朝的规定,像杨少峰这样儿的正七品官员要穿绯色的团领衫,以素银为束带。</p>

而赵知县现在身上穿的却是青色燕服,束带也换成了乌角。</p>

啧啧,这他娘的是从正七品的知县大老爷,被降成了八品的县丞?</p>

瞧着脸上多少有点儿憋不住笑的杨大知县,赵知县有心想要破口大骂,但是一想到自己已经被降成了八品县丞,官职比杨大知县低了足足两级,这一次来宁阳县也是认怂求和的,赵知县又不得不强忍住骂大街的冲动。</p>

给自己做足了心理建设,赵知县深吸一口气,向前迎了两步,率先向杨少峰拱手说道:“下官汶上县暂代知县,县丞赵良,见过杨县尊。”</p>

见赵良赵县丞绝口不提自己是怎么被降职的事儿,杨少峰便嗯了一声,满是好奇的问道:“不知赵县丞来我宁阳县,是所为何事?”</p>

赵良再次深吸一口气,微微侧身,指着身后的一众百姓说道:“下官当初一时糊涂,竟跑来宁阳县与杨县尊为难,现在想来,实在是令下官愧悔无地。”</p>

“这些百姓,乃是汶上县的百姓,听闻宁阳县百姓生计颇好,便生了迁移来宁阳县定居的心思,下官深悔当初不曾准许他们迁移,这一次便给他们写了准许迁移的文书,还望杨县尊能接纳这些百姓。”</p>

听到赵良赵县丞这般说法,杨少峰的心里也不禁深感佩服。</p>

这是个能屈能伸的狠人。</p>

最起码自己是做不到像他赵县丞一样能屈能伸的。</p>

心里暗自感叹一番,杨少峰直接向着县衙大堂伸手虚引,说道:“如此,就有劳赵县丞在县衙稍候,本官先为这些百姓办理迁移手续?”</p>

赵良点了点头,向着杨少峰拱了拱手,说道:“请,下官正好也有许多疑问,想要向杨县尊教。”</p>

杨少峰自然是没有理会赵良所说的请教,毕竟两人不是一路人,也早就已经结下梁子,像是请教之类的屁话听听就好,谁要是当真,那才是真正的傻子。</p>

带着赵良和一众汶上县的百姓进到县衙大堂,杨少峰径直回了大堂正位的椅子上,随手翻看起赵良带来的那些迁移文书。</p>

然后,杨少峰杨大知县就觉得赵良这货很有可能是来恶心人的。</p>

这他娘的叫什么迁移文书?</p>

写个杨某某、赵某某、李某某、王某某之类的名字,然后附上一家几口,写一句准许迁移再盖个章,这就成啦?</p>

剩下的呢?年龄,有什么擅长的技能,祖籍是哪儿,这些信息什么都没有?</p>

不是,到底是老朱抠门到让你丫堂堂一个知县不舍得用笔墨,还是你丫对本官有意见?</p>

杨少峰一边在心里暗自吐槽,一边对跛五吩咐道:“让他们按户排队,就跟原来给刘庙村做登记时一般。”</p>

随着跛五领命,安排一众汶上县的百姓按户排好队之后,杨少峰便挨个询问起来,将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生辰八字,祖籍何处,有什么擅长的技能之类的信息全部记下。</p>

等到登记完最后一个人,杨大知县放下手中的纸笔,轻轻呼了一口气,对赵良说道:“赵县丞此次送来百姓共计八户人家,男丁二十人,女子二十三人,可有错漏?”</p>

赵良赶忙起身,拱手答道:“并无任何错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