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2)

或者让东川和南江给他带口吃的。</p>

除了我们家,那些孤寡老人也时常给他一块饼,一个红薯的。</p>

那年头,大家不容易啊!</p>

老太太刚死那一年,君煜过得最辛苦。</p>

后来十多岁的孩子,跟七八岁的孩子似的。</p>

天天在谢大家里干活,不过那年头所有孩子都干活。”</p>

说到这里,她摆了摆手:“君煜去当兵,最初寄两块钱的时候,他啥话也没说。</p>

后来的钱慢慢多了,他让你大伯帮着照顾一下那几个孤寡老人。</p>

可惜啊,他们命不好,都没有等到君煜回来。”</p>

苏彤的心里有千万匹马在奔腾,她确实没想到君煜的童年居然过得如此凄惨。</p>

王大婶子叹息一声:“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事实情况怎么样?</p>

只有君煜知道,不过几岁的娃记不记事?</p>

我就不清楚了。”</p>

苏彤点了点头:“那时候他才三岁多,大概是不记事的!”</p>

反正她三岁时发生的事,她记不得。</p>

赵佳慧婆婆对君煜好,但是君煜也没有说过。</p>

可能是他年纪太小,根本记不得了。</p>

两人没说几句话,家里的孩子们断断续续的都回来了。</p>

来了其他人,她们的话题自然也中断了。</p>

老支书家在外上班的孩子们,几乎人手一辆自行车。</p>

没多大会,院子里已经停了四辆自行车。</p>

大人的欢笑声,孩子的嬉闹声,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苏彤看着渐渐热闹起的院子,她的眸底都是笑容。</p>

人多好吃饭,但是人多也好干活,今天人多,老支书家也就分了三桌。</p>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孩子一桌。</p>

女人们在堂屋里,男人和小孩都在院子里的树荫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