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朱标看到右边墙上的“求真务实”四个字的时候,难免就会想起来那五千个被发配来做苦工的读书人。</p>
过了一会儿,朱标又继续说道:“明德笃行,明德,嗯,读书是该先明德。”</p>
杨大知县笑了笑,直接又带着朱标往文庙里面走去。</p>
一边走,杨大知县一边说道:“其实微臣还想过,以后给学生们规定好每天学习的时间,比如辰时初开始上学,酉时初放学,中间留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给他们吃饭休息,其余时间再用沙漏计时,三刻钟为一节课,留一刻钟做为两节课之间的休息时间。”</p>
朱标毫不犹豫的点头:“姐夫这个想法甚好,甚好。这样儿,徐相和常平章他们收复大都之时,曾在大明殿里发现一台灯漏,每个时辰均会鸣响报时,小弟回去后召集匠人们对其进行复刻,若是能侥幸成功,小弟便让人送一台来宁阳县,搁在这文庙里做报时之用。”</p>
报时?</p>
每个时辰鸣响?</p>
我尼玛的,这踏马不就是自鸣钟吗?</p>
既然是徐达和常遇春在大都的大明殿里发现的,那就说明是元朝时期制造出来的,那后来怎么就没有了,反而是欧罗巴那些蛮子们先搞出了自鸣钟?</p>
到底是大明时期就已经失传,还是建夷鞑子又干了什么丧尽天良的破事儿?</p>
杨大知县一边在心里胡乱琢磨着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儿,一边带着朱标来到了明伦堂。</p>
朱标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明伦堂的窗户所吸引。</p>
明伦堂的窗户用的不是纸也不是绢,而是杂色且透光度不怎么好的玻璃。</p>
问题是再怎么差劲的玻璃,也总比纸和绢糊的窗户要强许多。</p>
最起码这种窗户不惧雨水也不会透风。</p>
嗯,这就是姐夫嘴里说的穷县,都踏马穷到给明伦堂的窗户安玻璃的穷县。</p>
正当朱标暗自腹诽时,杨大知县又笑着说道:“这些都是百姓家里的孩子,其中有几个不错的好苗子。”</p>
朱标心中一动,杨大知县却又继续说道:“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几天正是文庙书院里组织考试的时候,殿下很快就能看到这些孩子们的成绩。”</p>
朱标想笑。</p>
想放声大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