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周家点心铺(1 / 2)

今年照西县城的百姓脸上比去年多了喜色,陆续有先前去外地投奔亲戚、谋生的人家携家带口回到故里。</p>

周诚相信,萧条几年的县城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生机。</p>

生活在底层的百姓,所求不过是活在太平年月,有片瓦遮身,有衣穿有饭吃。</p>

至于王朝更迭于自己而言又有多少干系。</p>

只要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安乐祥和的日子,谁做皇帝又有什么关系。</p>

路过陈芸娘买的铺子,门敞开着,门头牌匾上写着周家点心铺。</p>

铺子里有几个买点心的客人。</p>

殷氏和陈月母女在里面忙活。</p>

周诚靠边停下马车,跟吕素禾说了声走进点心铺。</p>

“客人喜欢什么点心可以免费试吃......”</p>

殷氏话未说完,抬头见是周诚,惊喜地说:“哎呦,是妹夫回来了。”</p>

“姑父。”</p>

周诚笑笑:“大嫂,阿月,你们先忙。”</p>

铺子不大,只有三十多平方,后边隔出二十平方做点心,前面卖点心。</p>

点心种类不多,目前只有绿豆糕、红豆糕、桂花糕和桃酥。</p>

殷氏母女忙完一头,将客人送出门,让陈月去后面倒碗热水出来。</p>

笑着对周诚说:“妹夫,恭喜啊!以往人人都说咱们照西县是穷苦之地,做官儿的都不愿意来,没想到出了两位国公爷。”</p>

殷氏眼尾笑出褶子,激动的脸上泛起红光。</p>

国公爷啊,她以前只知道县太爷、知州大人、将军、再往上就是丞相、皇帝。</p>

后来才知道,皇帝下面的官儿可多了去了,国公爷那可是一等勋爵,是对朝廷有大功人。</p>

古往今来,即便是为朝廷殚精竭力丞相也没人封为国公爷。</p>

殷氏觉得自己和儿女能得认识周诚便是三生有幸,如今得他照拂,后半生不说荣华富贵,起码不用为了吃穿发愁。</p>

两个儿子若是争气些考上秀才最好,考不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p>

她和陈满仓都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庄户人,爹娘都不行,又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儿子高中做官。</p>

她认为能有吃有穿,平平顺顺过一辈子就是有福之人,不能要求太多。</p>

殷氏相信只要自己和孩子们好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p>

儿女能有门好亲事,这辈子也不用辛辛苦苦的过活。</p>

周诚从殷氏口中得知,皇帝封他为安国公,赏良田万亩,黄金千两,圣旨在两个月前便已送到大营子沟。</p>

而另一个为国公爷便是战功卓著的定国公杜武。</p>

这个消息让周诚颇为欣喜。</p>

不用去朝堂上点卯,自由自在,有个护身符一样的身份,这才是他想要的。</p>

当然,有了万亩良田,那他就是大地主。</p>

这在前世是想都不敢想的美事。</p>

六个儿子,分到头上每人有一千多亩,就是不知道这良田在什么地方。</p>

“妹夫,我没见过世面,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县太爷,不大懂礼节,那个,我们见到你要不要跪下磕头?</p>

若有这规矩,该跪就得跪。”</p>

殷氏不会因为周诚身份变了就刻意讨好阿谀奉承,她对周诚多少有些了解,这位妹夫不是那样的人。</p>

做人做事有问题,再阿谀奉承都没用。</p>

不过,该有的规矩不能废。</p>

“姑父喝水。”</p>

“谢谢。”周诚接过碗,喝了口水,对殷氏摆手道:“不用跪,没有这规矩,只是多了个爵位,咱们还是亲戚,跟以前一样就行。</p>

点心铺开了多久,生意怎么样?”</p>

“上个月刚开,这不禹州城送了二十万斤粮食过来么,粮价跌了,我跟芸娘商量了,把铺子开起来试试看。</p>

挣的不多,上个月除了本钱只有一两多银子的盈余。”</p>

殷氏知道这点钱对大姑子和妹夫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对她来说就是笔巨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