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三十七年,随着华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华夏面对着日益加重的日国侵略压力,早已无力单独应对。</p>
而对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来说,华日战争并不是与其直接相关的利益争端。</p>
美利坚政府为避免卷入战争的漩涡,其舆论界普遍高唱“孤立主义”和“不干涉主义”的论调。</p>
“孤立主义”和“不干涉主义”论调,主张美利坚不应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与冲突,尤其是远离欧洲和亚洲的战争,以免破坏本国的经济稳定和国际地位。</p>
而这也使得华夏在这一背景下的外交形势变得愈加孤立无援。</p>
尽管之后随着日国侵略步伐的加快,舆论界的声音逐渐倾向于谴责日国的侵略行径,但美利坚政府却迟迟未能做出足够的行动。</p>
究其原因,其一是,美利坚人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战争感到厌倦,认为不应再卷入海外的军事冲突。</p>
而大萧条后,经济重建成为美利坚政府的首要任务,政界普遍认为,过度干预他国事务,尤其是远在亚洲的战争,将会削弱国内经济复苏的势头。</p>
其二是,美利坚的“中立法”在此期间对外政策的制定起到了关键作用。</p>
根据这一法律,美利坚禁止与交战国进行任何军事贸易,这一政策本意是为了避免美利坚直接卷入战争。</p>
但事实上,这一政策却在无意中为日国提供了许多便利。</p>
在原本历史上,美利坚政府是在华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才开始在官方舆论上支持华夏抗战的,并在政治和经济上也有一定的反应。</p>
到了三十八年,美利坚驻日大使格鲁致日国近卫首相照会,要求日国停止破坏在华的“门户开放”政策,并且停止对美利坚在华夏的利益进行侵害。</p>
与此同时,在经济方面,美利坚政府也开始采取一些措施,支持华夏对抗日国的侵略。</p>
到七月,美利坚国务卿赫尔指示驻伦敦的大使约瑟夫·肯尼迪通知英吉利政府,美利坚有意通过联合经济援助计划向华夏提供支持。</p>
同年十二月,美利坚发布了与华夏环球贸易公司达成的2500万美元信贷协议,并批准了财政部向华夏银行提供的“通货稳定基金”。</p>
但是,当时美利坚的孤立主义是一种思潮,在大部分国会议员和政界人士中,都甚为强烈,他们反对美利坚插手华日战争,担心干涉会损害庞大的美日贸易。</p>
因此,美政府的“中立法”政策仍然未变。</p>
美利坚政府通过“现款自运”政策声明,不通过贷款方式直接支援华夏,也不允许美利坚船只为华夏运输军火。</p>
对于处于封锁中的华夏来说,这一政策无疑加剧了其困境。</p>
相比之下,处于充足资金和无阻碍运输条件下的日国,依然能够从美利坚获得必要的军火与战略物资。</p>
这种局面使得美利坚的“中立政策”实际上变成了对华夏的制约,而对日国的支持。</p>
在“现款自运”政策的实施下,日美之间的军火贸易迅速上升。</p>
根据日国工商省四十年的统计数据,三十七年到四十年间,美利坚对日军需品的贸易比率逐年上升,从三十七年的33.5%增加到四十年的38.7%。</p>
具体到物资,美利坚对日军需品的出口占据了日国进口量的主导地位:煤油和石油制品占比高达65.57%,金属工业和机器为77.09%,钢铁和废铁为90.39%,飞机和零件为79.62%,汽车及零件为64.67%。</p>
这些数据表明,在日国发动侵华战争的过程中,美利坚不仅未能阻止对日的军事物资供应,反而继续向日国提供大量战略物资。</p>
美利坚在这一政策下的做法,显然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p>
日美之间的贸易关系,尤其是在军需品和资源上的交流,成为当时美利坚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
这也使得很多政界人士认为,在这个阶段,维护与日国的经济联系,能够保障美利坚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并防止日国与其他列强,尤其是德意志、苏联,形成过于紧密的联盟。</p>
与此同时,华夏的外交也在面临着极大的困境。</p>
作为战场上的直接受害者,国府曾向国际联盟提交了多次声明,要求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呼吁全球制裁日国,停止对华夏的军事侵略。</p>
然而,国际联盟的反应却让华夏国民失望至极。</p>
联盟成立后的多年里,国际社会的诸多决策都被大国利益所主导,这使得华夏的诉求往往无法得到有效支持。</p>
国际联盟虽然责成远东咨询委员会审查华夏的诉请,但最终所提出的报告仅仅指责日国在华的军事行动,认为其违反了九国公约及非战条约,并对华夏表示精神上的声援。</p>
换言之,国际联盟并未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来制裁日国,只是呼吁各会员国提供个别援助华夏,勿采取削弱华夏抵抗能力之任何行动。</p>
美利坚在该会议上并未提出异议,而是选择继续履行其“中立法”政策,不对华日战争进行任何直接干预。</p>
面对美利坚的这种“中立”态度,华夏的外交策略也变得愈加复杂。</p>
一方面,华夏极力希望通过国际压力,迫使日国停止侵略,并希望能够从美利坚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p>
另一方面,华夏的高层也很清楚。</p>
在这个时刻,美利坚的支持虽然至关重要,但其的对华援助实际上是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而非单纯出于道义考虑。</p>
当前局势下,美利坚是华夏能依赖的关键力量之一,华夏别无选择。</p>
但此时,局势已经完全不同,华夏的态度,自然也不同。</p>
顾同与陈望正在与美利坚驻华大使约瑟夫进行一场关乎未来战略的关键谈判。</p>
他们的首要目标,其实就是要美利坚减少对日的物资出口。</p>
其次,则是通过双方建立贸易,获得美利坚的更多贸易顺差,并将这些顺差作为抵押贷款,因此购买海外的军工设备。</p>
换言之,其实在这个时候,华夏对美利坚这个有足够实力威慑日国的列强,其实是处于十分大的劣势的,所以才要和英吉利大使斡旋,让自己的价值,看起来更高一些。</p>
美利坚大使约瑟夫是一位典型的亲华外交官。</p>
不过,在美政府中对华夏的支持声音虽然存在,但他们却始终无法突破美利坚政界中强大的孤立主义派系。</p>
“陈将军,您的军事才能实在让人钦佩,您是华夏当之无愧的英雄!”</p>
约瑟夫一见到陈望,便热情洋溢地夸赞道:</p>
“华夏人民的抗战令人敬佩,我代表美利坚,向您和您的国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