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人提议选女子为先生的事本官并不是不赞同。只是,本官得提醒赵大人,女子纵然是当了先生,也得嫁人生子,或者说已经有了家庭有了儿女的女子,她又怎么有足够的精力来当先生。怀孕生产之时,又怎么有时间来当先生。你别忘记了,赵大人你上的折子是一旦被选为先生就接受着朝廷的俸禄。朝廷不养闲人!”</p>
“对对对,女子相夫教子才是本份。去了学堂当先生,怎么能作好相夫教子之事儿”</p>
“是啊,这事儿万万不可开了头。”</p>
“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p>
赵大人想起了太后娘娘说的话。</p>
太后娘娘说这一点可能会有争议。</p>
不过,不能断了女子的前程。</p>
“既然她想当先生,朝廷有俸禄发放,想必,这样的女子是聪慧的,一定能协调好家庭与学堂的事。更何况,这些能当先生的女子,想必家境都是殷实的,头一件事洗衣煮饭怕是轮不上她们吧;再则,就算是生产后,也是有奶娘丫头婆子的,如此一来就完全可以做好家庭与学堂的事兼顾了。”</p>
这话一说,众人又议论开了。</p>
到最后,还是反对。</p>
觉得自己的孩子都没教好去教别人的,娶回来的是媳妇,不是先生,如此轻重都没法分。</p>
“黄大人的意思是,你家娶回去的儿媳妇就成了你黄家的私人财产似的,整天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不能做一点点她自己想做的事儿?”</p>
“赵大人,你血口喷人,我黄家的儿媳有的是赶时间,哪怕是嫁入黄家也有时间和她的闺中密友喝茶聊天,去逛逛成衣铺子首饰铺子、闲暇时陪着老夫人夫人打打牌说说笑尽尽孝心也是常有的事儿。何曾有过让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事?”</p>
这不是让他老黄家娶不上儿媳妇吗?</p>
“既然如此开明,那么你家儿媳妇有大才,想要当一个先生,利用和闺中密友喝茶聊天逛街的时间去学堂当先生也并不会影响什么吧?当然,当了先生,也有时间陪老夫人夫人打牌尽孝,要知道,每年夏有两个月冬有一个月共三个月的带薪假;再则,每上六天学堂就能休一天,这样的时间安排对女子来说,不是更充裕一些吗?”</p>
“身为女子,这么累干什么呢?”</p>
旁边的陈大人却摇头:“又不要她们养家糊口,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嫁到男方就由着男方养家,为了得朝廷那点俸禄把自己累得脚不沾边,这是不值得的。”</p>
“陈大人,此言差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赵大人道:“就像当初女子医学院的开办一样,有多少人不看好。但是,现在有多少女子愿意前往学习。”</p>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p>
学了一身的好本事,抬高了自己的身价,还能嫁一个更好的人家。</p>
当下有些人心里就暗暗的想着了。</p>
女医尚且这么多人去学,女先生怕是更多了。</p>
“诸位爱卿讨论了这么久,大约都忘记了一个问题。”</p>
皇帝终于听不下去了,他坐得腰疼:“赵爱卿提议的是选女先生,而诸位是觉得女子不能不成还是不会去?”</p>
众人没敢吭声。</p>
“朕倒是有一个主意,你们都回去问问自己家的儿媳闺女夫人,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让她们去参选,她们可愿意?”</p>
“朕觉得,说了那么多,都是诸位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事,没想过,身为女子的她们是不是愿意的问题?”</p>
如果本人愿意,朝廷愿意,与你们何相干?</p>
自家亲娘说过,小小的女子依然有大大的能量。</p>
累,她也愿意,累并快乐着!</p>
(/62961/62961569/14329003.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