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的心事王氏懂。</p>
她很庆幸的是,儿子对表妹没有那份心思。</p>
若不然,她就真成了棒打鸳鸯的那一个了。</p>
在王家回镇上,王氏又张罗着明天去张家看白兴儿的事儿了。</p>
“你这个姐姐也是个有福气的,张家人对她挺好。”</p>
白德祥笑了笑。</p>
在娘眼里,谁都是有福气的。</p>
张家如今在镇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了。</p>
顺子不仅在镇上开了药坊还去县城里开了一个,请了大夫坐诊,他完全就是东家了。</p>
白兴儿生了三儿两女。</p>
因为顺子会过日子,在镇上修了一个三进的院子,买了数十亩地。</p>
再加上还要替白素素管理庄子收租子,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p>
使奴唤婢的,也被下人唤一声太太。</p>
张顺的爹娘都还健在,长子已经成亲生了一个软软糯糯的小孙女,白兴儿爱得不行。</p>
上哪儿都带着的。</p>
小姑娘两岁多,嘴巴子可厉害了。</p>
任谁见了都要说一声乖。</p>
王氏和白德祥到的时候,下人就去禀报了。</p>
“您怎么来了,快请进。”</p>
对王氏这个小继母,白兴儿从来没有喊一次。</p>
因为,她实在喊不出口。</p>
尽管知道当年爹娘闹崩是有原因的。</p>
她也没办法叫一个比自己还小的人为娘啊。</p>
所以就一惯的称呼您。</p>
“阿祥见过姐姐。”</p>
“姐弟之间,不必多礼,请坐。”白兴儿对下人道:“上茶。”</p>
立即就有下人端上了茶水和糕点。</p>
“今天您们来了,就在这儿留个饭。”白兴儿也是知道他们大约是来告别的,毕竟要离开了肯定,这一走都不知道猴年马月再相见。</p>
“好。”</p>
王氏倒也不扭捏:“姑爷不在家?”</p>
“他昨天去了县城,说好今天午时回来的,不出意外应该也快回来了。”</p>
正说着话,就有下人来报说说老爷回来了。</p>
“姐夫。”</p>
白德祥站了起来。</p>
“今儿是个什么日子,什么风将老太太和阿祥吹来了?”</p>
张顺子很会说话,他知道白兴儿不会喊母亲,自己这个便宜女婿自然也不喊岳母。</p>
一声老太太,走到哪儿都有理儿。</p>
“我和阿祥不日将启程去西域,特来看看你们。”</p>
王氏笑着解释。</p>
“西域?”张顺记得什么时候听过这个名字。</p>
“你当然听过,三哥家的小四不是去了那里吗?”白兴看向阿祥:“对了,你去那里和小四离得远不远?”</p>
“阿姐,我看过地图了,应该是不远,差不多在同一个州县。”</p>
“那就好,你们在一起也能相互有个照应。”白兴儿叹息一声:“这天远地远的隔着,我们是想看一眼都难了。是了,阿祥,你和小四都到了说亲的年纪了?”</p>
说到这儿,看向王氏。</p>
“在亲事上听阿祥的,我希望他能娶一个他喜欢的姑娘。”</p>
“谢谢娘!”</p>
白德祥就笑了,很阳光干净的一张脸。</p>
白兴儿看着这样的白德祥心里就想:自家老爹怕是做梦都没有想到吧,他七十岁才生下一个儿子,还能考上功名,改换了白家的门庭。</p>
不得不承认,自己兄妹五人,白德祥最有出息。</p>
当然,白素素是不用提了。</p>
白家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一个白素素。</p>
想着多年未见的好,白兴儿突然有点想什么时候能去京城走一趟该多好啊。</p>
这边王氏就和白兴儿说起了自己的安排。</p>
“庄上和铺子,作坊都由你帮忙看着。”</p>
“我?”</p>
白兴儿显然对这样的安排很意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