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素带着若芳和两个宫女在夜七等人的保护下坐了青毡马车缓缓的行走。</p>
和朱开元分开走,真正是自在得多。</p>
她又不怕迷路。</p>
七八人一行就如普通人家探亲一般并不招人眼。</p>
更不用去和那些官员打招呼。</p>
路过好看的景,停下来歇歇;有好吃的,尝尝;有热闹也看看。</p>
如此行了大约一个月,行至了黄淮海境内。</p>
“主子,前方情况不好。”</p>
落脚在一个小镇上,夜七建议不再往前走。</p>
“怎么讲?”</p>
白素素出来就是代替儿子巡视天下。</p>
一路看虽然不是国泰民安,到底也能安居乐业。</p>
辛苦是辛苦了点,百姓也是住有所居,居有所安。</p>
毕竟接手的是昏君的烂摊子,短时间内肯定是不能做到繁荣昌盛,能有一个稳定的局面也就是最好的开端了。</p>
这会儿,夜七说前面情况不好让她不绕道。</p>
怎么可能啊。</p>
越是不好,越是需要她去看看是什么情况。</p>
“属下发现这个镇子上人口开始多了起来。”</p>
人口多不好吗?</p>
人口多说明繁华。</p>
“不是,属下看大部分是外乡下,而且当地百姓很是排斥,似乎又不敢得罪他们。”</p>
“问过是什么情况了吗?”</p>
大量外地人涌入不敢得罪,那就是惹不起的势力。</p>
“问过了,说是从海河县那边过来的。”</p>
白素素对这里的地理情况不了解。</p>
据夜七介绍,这一带是黄淮海境内。</p>
而黄淮海分为黄淮和海河。</p>
“海河那边连年干旱欠收成,就有大量的流民往这边涌来,他们大多是一个家族一起出来,人多势大,如果轻易得罪的话就会遭到报复。”</p>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背井离乡烂命一条,所以压根儿不讲理。</p>
“日常生存就是半讨半抢,镇上的居民叫苦不迭。”</p>
“海河那边很严重?”</p>
“是的,听说连年干旱,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p>
儿子即位第三年,就干旱了三年?</p>
是她理解的那个意思吗?</p>
“朝廷可有收到折子?”</p>
按理,哪儿有天灾人祸,朝廷会第一时间收到折子,请求赈灾减免税收之类的。</p>
“并没有。”</p>
作为收集情报的好手,夜七对朝堂内外的事也是很了解的。</p>
“那是什么原因?”</p>
海河那边居然在隐瞒?</p>
这就很反常了。</p>
反常即有妖。</p>
“你派人去打听打听。”</p>
白素素觉得问题可能还很严重。</p>
“主子,属下的意思是暂时不往前走了。”</p>
至少,在事情没搞清楚之前不能贸然前行。</p>
他不能让主子涉险。</p>
“好。”</p>
白素素也是惜命的人。</p>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得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就得采取防范措施,发现有危险肯定要离开。</p>
她不能发现有危险还往里面钻。</p>
什么明知山有虎偏上虎山行这一点肯定是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的。</p>
夜七撒出去了自己的好几个人马。</p>
白素素在这个小镇的唯一的客栈里休息。</p>
这一天中午,白素素等人刚下楼吃饭。</p>
就进来了两个老人带着三个小孩子。</p>
每人手上都端着一个粗碗。</p>
“掌柜的,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们已经两天两夜没吃没喝了。”</p>
白素素原本正吃着白面馍馍,听到这话她瞬间就觉得手中的东西不香了。</p>
若芳连忙示意,让她不要开腔不要管。</p>
白素素也明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