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爹说这事一直由您在经手,还是由您掌管就好。”</p>
白素素要的就是儿子放权。</p>
啧啧,官高一级也挺吓人的。</p>
目测是自己给他打工。</p>
不过做事有始有终。</p>
知道大面额不好卖,白素素就将余下的国债券收回来了。</p>
“主子,这可怎么办?”</p>
还有五十万两没卖出去,前方打仗就是烧钱啊。</p>
这一次战争少说也得烧掉一百万两银子。</p>
也就是说,还有五十万的缺。</p>
负责这件事的章大人是朱开元的一个亲信,急得满头大汗。</p>
“无妨,将这些国债券上印上期限:三年。”</p>
一年都卖不出去,居然还要三年才还本息。</p>
这不是更卖不出去吗?</p>
“年化利息百分之八。”</p>
什么意思?</p>
就是说一百两银子,三年付利息二十两银银子。</p>
章大人听完倒抽了一口冷气!</p>
到时候还不上怎么办?</p>
“去吧,照我说的去办。”</p>
事实上,她之前就想将国债券到期日期往后延。</p>
后来又因为急用钱也算是投石问路吧。</p>
果然如她所料,小面额的好卖,百姓都觉得朝廷的肯定不会假,也是很好的投资理财方式。</p>
但大户人家都贼精,算盘打得叭啦响。</p>
索性,她干脆还指着老客户薅,将日期给往后延,希望他们能卖账。</p>
当然,也有开发新客户的念头。</p>
比如,大户人家当家人打不动,那就诱惑她们的私房钱。</p>
章大人不解,但是对主子要求办的事儿不敢多言。</p>
只管去办就是了。</p>
白素素传信找胡蓉。</p>
“主子有何吩咐?”</p>
在城内的一家茶楼里,这是胡蓉名下的产业,为了就是方便联系白素素。</p>
“你在城中可有交好的大户人家夫人?”</p>
胡蓉先是摇头,后想了想又点头。</p>
还是有一两个姐妹儿在某些大户人家府中做管事嬷嬷。</p>
是的,她们明着的身份是下人,是管事嬷嬷。</p>
暗地里,其实是朱开元的人。</p>
“想办法让她们诱说自家夫人买三年期国债给闺女做嫁妆。”</p>
如此这番一说,胡蓉也就懂了。</p>
这是要造势。</p>
没过几天,京城就悄然流行一股风:给姑娘添妆最理想的是添国债券,三年期的,一千两银子到期就是一千二百四十两,比什么都强。</p>
于是,童大人发现,原本没卖完的国债,短短十天时间就清空了。</p>
“卖完了?”</p>
“对,主子,全卖完了。”</p>
章大人又担心了,经自己的手卖出去九十万两国债,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拿什么去还?</p>
“放心,我正有要挣钱的门路让你去做。”</p>
章大人洗耳恭听。</p>
“我发现女人的钱最好赚。”</p>
主子说这话真的都不带掩饰的。</p>
“所以,咱们就开银楼吗?”</p>
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产业,结果是搞这个,有和民间银楼老板抢钱的嫌疑。</p>
“说实在的,我看过了这些款式都不好看,你先去选址再找两三个有好手艺的老匠人,回头我有重用。”</p>
(/62961/62961569/14329375.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