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这样的科举,有什么意义!(2 / 2)

秦枫绝不会相信,其他所有的考生,都是干干净净的。</p>

最多,他们不像武三斗这样完全不识字,需要搞得这么过分罢了。</p>

就这一次科举,还只是第一场的院试,宋去华还有吕思正,就能从中攫取多么恐怖的利益?</p>

这样选出来的“人才”,以后若是真的做到了官员的位置上,会是什么样的局面?</p>

首先第一条,人家花出去的钱,那是必须要一分不少地挣回来,不然谁会做赔本买卖?</p>

至于用什么方式挣,那历朝历代都不缺这样的典范,只要有样学样就好,根本不需要纠结。</p>

总之,到头来倒霉的是老百姓,倒霉的是大明朝的江山社稷。</p>

要不怎么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呢!</p>

秦枫叹了口气,目光微微迷离,望向窗户上露出的一角蓝天,见白云悠悠,仿佛看穿了数百年的轮回穿梭。</p>

记忆里,原本发生在洪武四年的那场科举,也同样是朱元璋寄以厚望,希冀着能通过这样的考试,选出优秀的人才,充斥到各地,补足严重匮乏的官员位置。</p>

可是到头来……那场大明首次科举,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p>

史料记载,大明首次科举选出的人才,能力不足,不知变通,只懂得经义文章,但对于实际层面的施政安民,缺乏必要的智慧,所以搞得一团糟糕,甚至连高居宝座上的朱元璋都注意到这样混乱的局面,大为恼火,直接叫停了科举,直到二十年后,才重新开启。</p>

现在从宋去华和吕思正的所作所为来看,虽然只是冰山一角,却也可见一斑!</p>

什么能力不足,不知变通。</p>

这恐怕已经是文过饰非的托词罢了!</p>

实际上,那次科举选出来的人,若是真能懂得经义文章,还真不一定能把情况搞到那么差劲。</p>

多半是……朱元璋预想的开科取士,一系列的政策压根就没走出应天府。</p>

到了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浩浩荡荡的大明首次科举,却成了各地官员中饱私囊的一场饕餮盛宴!</p>

这样选出来的……</p>

别说还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就算还能有几分本事,但他们为了捞回成本,也必定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刮地三尺,从老百姓身上拼命搜刮油水。</p>

哪还能好得了么?</p>

“大人!还、还要乡试?”贺三斗苦着脸,虽然睡了三天不吃苦不受累的,但是这个活对他来说,简直比冲锋陷阵还遭罪,闻言就觉得一阵头大,搓了搓手,尴尬地说道:“有没有可能……换一个人……这考场实在太熬人了,浑身都不自在……”</p>

“那不行。”秦枫笑道:“就算我答应,只怕那扬州知府宋去华,还有提督学政吕思正,甚至还有即将主持南直隶地区乡试的那位学政大人,都不会同意的!”</p>

啊?</p>

贺三斗的脑子里终究是少了几道弯,一时没回过神来。</p>

朱镜媺和徐鼎臣却是都听懂了。</p>

只是……</p>

真的会这样么?</p>

泱泱大明,难道就找不出一个清廉公正,严谨持身的官员?</p>

若是如此,父皇辛辛苦苦打天下,现在想起来岂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p>

这些尸位素餐,贪婪无度的官员,跟前元那些黑暗的衙门,又有什么分别!</p>

(/12607/12607068/19865576.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