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立没那么多心眼,但是长明和薄暮都是谢昭昭专门拨给他的,识文断字,见多识广,都是谢府里出来的人精。</p>
长明给许立倒了一杯酒,笑着说:“许将军,奴才也听说了,各个州府都在三月份种下长绒棉,十月份收了棉花,如今织布机就没停下来过,家家户户都有十匹八匹的棉布呢!”</p>
长明说完,应文龙也笑着说:“咱们知州大人,秋收后给陛下上了大丰收的折子,陛下高兴,还专门嘉奖了知州大人。</p>
就咱们县,长绒棉花收成相当好,本官还想着许将军回去的时候,给陛下带一些番薯,您不知道,咱们县今年还评了番薯大王……”</p>
许立一边听一边开心笑着,倒也没说什么,他都懂得,他是陛下信任的人,不能随意答应地方官员的要求。</p>
再说,他可不是随便回来探亲访友的。</p>
许二爷一边品酒,一边客气了许多,给许立敬酒,努力回想许立小时候的样子。</p>
说许立小时候很可爱,因为很憨厚,村里人没有不喜欢他的,许立感觉许二爷说的不是自己(●�1�1�0�2�6�5�1�1�0�2●)</p>
在里正家里吃完饭,应文龙与许立一起去了许铁柱家里。</p>
村里这么多年,变化其实并不大,记忆里各家的院落都是老样子。</p>
他走的时候太小了,村里的格局还记得,除了邻居,村里人是真的记不住了。</p>
许家的院子很大,正房四间,东屋两间带个杂物间,西屋三间,当初,许父许母死后,许立就和老二老三三兄弟挤住西屋。</p>
院子里很明显紧急收拾了,尤其正堂客厅,桌椅板凳很齐全。原先许立住过的西屋,也摆了桌子和新床,还打扫干净了。</p>
许铁柱的妻子叫刘二梅,和许铁柱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p>
大儿子许大郎成家了,大女儿嫁人了。</p>
许立到的时候,院子里站着许铁柱的三个儿子,大郎、二郎、三郎,还有小女儿许秋。</p>
看见许立,都面上带了兴奋,齐齐喊“小叔”。</p>
长明和薄暮立即给他们送上礼物。</p>
四匹丝绸,四匹印染、印花棉布。</p>
都是许家村人一生可能都极少见的好布料。</p>
刘二梅“小叔叔”又叫得更加亲切些。</p>
应文龙陪着许立在村里转了转,了解一下本村的民生问题,留下两名衙役,照应许立的起居,他先告辞回了县衙。</p>
里正也不好一直赖在许铁柱家里。</p>
里正拍拍许铁柱的肩膀,说了一句:“铁柱啊,你别总想着自己薅羊毛,你兄弟有出息了,咱们全村都高兴,在咱们这里给你兄弟修个院子,以后他经常回来,咱们这里就都带起来了,你懂不懂?”</p>
许铁柱点头讪笑:“里正叔,您放心,我兄弟有本事,但咱们都听三叔的。”</p>
所有“外人”走后,刘二梅开始哭,许铁柱也开始哭,说自己这么些年来如何困难,被村里人欺负。</p>
许立说:“你们也别哭了,我回来了,以后没人敢欺负你们了。”</p>
刘二梅听他这么说了,便说:“小叔叔,人家欺负咱们家,还不是因为穷,地里庄稼歉收,欠了外面许多的债?这该过年了,你回来,总不能叫人家债主上门,您看看能不能帮着还一下?”</p>
“欠了多少?”</p>
刘二梅看看许铁柱,许铁柱悄悄伸出一根指头。</p>
刘二梅便试探着说:“欠了十贯钱。”</p>
许铁柱不好意思地笑笑:“兄弟,不好意思,你嫂子她……”</p>
许立看看长明,长明立即去马车里,取了十贯钱,递给许铁柱。</p>
几个侄子脸上显出十分高兴的神情,而刘二梅却一脸的懊悔。</p>
要少了!</p>
她应该要一百贯的!</p>
薄暮问许铁柱:“将军住在哪个屋里?”</p>
许铁柱和刘二梅立即指着西屋说:“这是兄弟的房间,家里穷,不然也不会舍得兄弟那么早出去。”</p>
薄暮和长明都没吭气,做好下人的职责,把马车赶进院子里,东西搬进西屋。</p>
刘二梅笑着说:“这箱子放正屋吧?正屋锁牢靠。”</p>
“不用了,这是将军要用的文书。”</p>
刘二梅撇嘴,文书有这么重的?肯定都是金银财宝。</p>
许立午时喝了太多的酒,有些犯困,但还是强撑着问许铁柱:“兄长,二哥和三哥去哪里了?”</p>
刘二梅笑着说:“二雷去府城给富贵老爷做了长随,三多去西北跟人运石炭去了。他们中秋托人写信回来,说今年过年不回来了。”</p>
许铁柱立即说:“你要是想他们俩,我马上叫里正帮着写封信,叫他们早些回来?”</p>
许立点点头:“兄长你把他们的地址给我,我叫人去接他们,咱们过年团聚。”</p>
许铁柱说这不太好找,长随一般都走不开,而老三跟人家走货,回来更是不容易。</p>
许大郎说:“爹,娘,叔叔,你们都在院子里干吗,冷死了,快进屋烤火吧?”</p>
在屋子中央生了火,许立酒后劲儿上来,说:“我先回西屋睡一觉,有些头昏。”</p>
刘二梅立即说:“那兄弟你去睡觉。”</p>
又喊大郎:“你们快去给小叔叔生一盆炭火,别冻着他。”</p>
长明和薄暮拿过铁盆,从车上取了一些石炭和木炭,在西屋里生了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