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丘吉安的亲笔信(1 / 2)

深夜的首相办公室,丘吉安坐在那张历经数代首相的橡木书桌前,面前是一张高级信纸。他思索良久,最终提起钢笔,开始书写。</p>

致华国总统 苏正阳先生:</p>

当您收到这封信时,我们关于港城的交接工作应该已经开始了。作为英格力帝国的首相,我不得不承认,您用高超的手腕赢得了这场博弈。</p>

一个世纪前,我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远东的大门。当时的英格力,何等的强大;当时的远东,是多么的衰落。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今天的华国,已经用同样的方式让我们明白了时代的改变。</p>

我不得不承认,您比我想象中要可怕得多。您用短短四年的时间就让华国脱胎换骨,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踏平了扶桑,现在又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让我们在远东节节败退。这种效率,这种魄力,让人不寒而栗。</p>

坦白说,如果不是伯德帝国的威胁就在眼前,我绝不会如此轻易地放弃港城。但您很清楚这一点,不是吗?您选择在这个时候对我们施压,就是算准了我们无力东顾。</p>

这让我想起了一百年前的道理——弱国无外交。现在,我们在远东的处境,就像当年的清帝国一样。这或许就是历史的讽刺。</p>

不过,我还是要提醒您一句:不要以为这就是结束。是的,您赢得了这一局,但游戏才刚刚开始。等我们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等我们收拾完希德勒那个疯子,我们终将重返远东。</p>

到那时,我希望您还能记得这封信。记得一个帝国首相的警告:永远不要低估英格力的韧性。就像您说的那句话——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总有一天,我们会带着更强大的舰队回来。</p>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目前,我已经下令全力配合港城的交接工作。我相信,以您的智慧,一定能够维持港城的繁荣。毕竟,一个衰落的港城对谁都没有好处。</p>

最后,容我冒昧地说一句:您比希德勒要危险得多。他是个疯子,而您是个懂得等待时机的猎手。这让您比他可怕百倍。</p>

愿上帝保佑我们都能在这场大变局中存活下来。</p>

英格力帝国首相</p>

温斯顿·丘吉安</p>

1933年3月4日</p>

丘吉安放下钢笔,仔细读了一遍信的内容。这既是一封认输的信,也是一封警告的信。他知道,苏正阳一定能读懂其中的含义。</p>

他将信装入信封,用火漆细细封好,在上面盖上了首相府的徽章。</p>

&#34;去找梅森,&#34;他对秘书说,&#34;让他派最可靠的人,把这封信亲自送到苏正阳手上。&#34;</p>

请继续描写后续情节。</p>

北国的三月,寒风依旧刺骨。</p>

漫天的风雪中,北地师的钢铁洪流正在向东北边境推进。装甲车队和军用卡车在雪地里留下深深的履带印记,成千上万的士兵踏着积雪前进,他们的军装上落满了白霜,却丝毫不减军队的行进速度。</p>

&#34;报告师长,&#34;一名参谋骑马来到奥托身边,&#34;第一装甲团已经抵达预定位置,重炮营也已完成部署。&#34;</p>

奥托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军队。北地师,这支由他一手打造的精锐之师,此刻就像一只展翅的雄鹰,正在逐渐逼近自己的猎物。</p>

&#34;很好,&#34;他放下望远镜,&#34;让各部队按照计划继续推进。记住,要让沙俄的远东军区看得一清二楚。&#34;</p>

&#34;是!&#34;参谋立正敬礼。</p>

奥托转身走向自己的指挥车。车内温暖如春,墙上挂着详细的作战地图。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游移,最后停在了一个红色的标记点上——沙俄远东军区司令部。</p>

&#34;这次,&#34;他喃喃自语,&#34;我倒要看看,你们还能嚣张到几时。&#34;</p>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圣彼得堡,冬宫内正在上演一场风暴。</p>

&#34;荒谬!简直荒谬!&#34;沙皇尼古拉三世将手中的电报狠狠摔在地上,&#34;华国竟敢如此挑衅我们?他们以为自己是谁!&#34;</p>

&#34;陛下,&#34;外交大臣谢尔盖战战兢兢地说,&#34;根据最新情报,华国的北地师已经开始向我们的远东边境集结......&#34;</p>

&#34;北地师?&#34;沙皇冷笑一声,&#34;就凭那些黄皮猴子,也敢跟沙俄帝国叫板?&#3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