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浩澎看得晕头转向:“我也算十年寒窗,却未曾见过此等文字,倘说不是文字,难道是图画?”</p>
殷朗也有同感:“字不像字,画不像画的,根本看不出来什么。”</p>
池千望与朱怀古听着对看一眼,四人之感竟是相同,倘那人真想以这样的方式告诉两人什么,这也太让人费解了,倘他们解不出来,那根本形同于无。</p>
朱怀古再想到北捷庙那块怪异巨石,秀眉是越蹙越深。</p>
解开刻书中的意思成了当务之急,用过午膳应浩澎自不能再跟三人回大理寺,殷朗回大理寺取了要用的更多纸墨笔,便再到翰林后山开始绘图,池千望回大理寺便进了翰林书馆,意图在书中找出些许端倪来,朱怀古刚直接抱着复制出来的刻书进池千望公事房,一进到日落也没出来。</p>
日暮时杨不过回来,兴匆匆地跑进公事房,便只见到朱怀古在,他疑道:</p>
“怎么就你在?池大人与殷朗呢?”</p>
朱怀古说了两人的去向,见杨不过喜盈于色,她不禁自公案后起身,双眸晶亮地问他:</p>
“是不是在纸灯笼上发现了什么?”</p>
杨不过一路跑回来跑得急,这会儿渴得很,端起一盏先前朱怀古沏给池千望,池千望却一口未喝便去了出大理寺到翰林书馆找线索的茶,入口又苦又冷,他却是一喝到底,喝了个半滴不剩。</p>
朱怀古见状,连忙去重新沏盏热茶来,杨不过接过却是不着急喝了,指着带去万家灯铺又带回来的纸灯笼残余竹架道:</p>
“已经确定,这纸灯笼就出自万家灯铺,但这种纸灯笼很普通,卖得也最好,也就万老板还认得出这竹架尾端那一点姻红乃他家万家灯铺的记号,要不然啊,真是连出处都难印证!”</p>
说了一大堆也没说出个重点,朱怀古不由问:</p>
“既是卖得最多,那是很难知道到底是谁买了这纸灯笼,又将其挂在翰林后山北捷庙再上的那棵树上,你有发现,到底是什么发现?”</p>
杨不过端起茶盏抿了口,方将冷茶下肚虽舒坦,到底是冷的,这会儿喝口热茶,又是不一样的舒坦:</p>
“本来这事儿还真挺难的!也是上天看不得凶手行凶,还逍遥法外!”</p>
万老板自杨不过拿过去的竹架尾端一点姻红认出是他家灯铺的记号,但要说是有哪些人买过这样的纸灯笼,别说万老板这老板,就是底下记性最好的伙计,也说不出所有的人来。</p>
但其中有一个却让万老板与伙计印象十分深刻!</p>
朱怀古问:“怎么深刻法?”</p>
杨不过道:“约莫就在十日前,有一个姑娘去万家灯铺买灯笼,指要买的便是这种纸灯笼,且一要要了两个,还说一定要一模一样的,半点儿不同都不行!”</p>
怎么个半点儿不同也不行法呢,就是从纸到竹架,里里外外各个衔接都得一模一样,半点儿差不离都不行。</p>
说到底,这纸灯笼都是手艺活,是人一点一点做出来的,但凡是人,前后做了两个,便是同一个人,做出来的灯笼也是有些不同,便是无大不同,其中一星半点地不同还是有的。</p>
那姑娘把要求一说,伙计难住了,当时万老板正好做,便同那姑娘说了好些道理,说这天下间便是双生子,也有少许不同之处。</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