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与华歆、管宁三人,因才华出众被称"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又因管宁那个"割席断义"故事,使管宁与邴原的高尚节操著名于世。当地州府征召他俩出任官职,但皆被邴原、管宁婉拒。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及黄巾双方,都欲招纳能人贤士为自己阵营服务。邴原就将家属悄悄安置在北海城内,自己则避进了郁洲山中。
其时孔融担任北海相国,听说邴原居于郁洲山中,就举荐邴原为有道,类似时下组织部门负责干部选拔的部长。邴原不去,又认为黄巾乱军势力兴盛,擅文缺勇的孔融难以应对,自己继续留在北海,恐难再保安全,于是前往辽东郡,从而得以与富有勇略雄气的刘政相好。
辽东郡太守公孙度,因畏惧刘政的勇猛而想杀死他。刘政闻讯出逃,公孙度就将其家人俱捕入狱,同时通告各县:"敢有窝藏刘政者,与其同罪。"刘政无处可匿,便去投奔邴原。
邴原窝藏了刘政一个多月,后知避居辽东的东莱人太史慈准备返回中原,便去找他,要求太史慈想法将刘政带出辽东郡,太史慈应允。等到刘政走后,邴原便去找公孙度,说:"将军前些日子要杀刘政,是怕他祸害辽东郡,现在他走了,应该不会再害辽东郡了吧?"
公孙度答:"确实是这样。"
邴原就趁热打铁:"既然这样,将军又何必继续拘押刘政的家人呢?不如赦免他们,没必要结一仇怨。"公孙度便放了刘政家人,邴原又出资送他们出了辽东郡,与刘政团聚。
因于邴原学问精深,加上情操高尚,短短一年时间,就有几百户人家迁居到他的住地附近,游学的士人,求学的孩童,施技的教授,穿梭往来,络绎不绝。
后来,辽东郡的治安开始不尽如人意,邴原便返回北海。其时孔融已经依附曹操,听说邴原已回,曹操征召他为司空掾。
公元208年,曹操的爱子曹冲突然病逝,曹操伤心欲绝。纯属凑巧,邴原的女儿也在这个时候病死。曹操得知,要求邴原将其女儿与曹冲合葬,意为阴配婚姻。邴原推辞说:"合葬之举,不符礼仪。邴原之所以追随明公,明公之所以接纳邴原,是因为我与明公都能遵守规章制度。如果我这次听从明公之令,就说明我变得平凡庸俗了。将一个懂理懂礼的学者,变成一个俗人,明公认为这事值得去做吗?"曹操于是打消这个念头。
两年后,曹操调邴原为丞相征事。对于邴原在征事任内的政绩,时任曹魏东曹掾的崔琰,曾在自己推荐官职的奏记里叙述:"征事邴原、议郎张范,都秉赋德行纯正美好,志向行为忠正端方,清廉洁净足可以激励凡俗,坚贞自守足以求取事功,正是所谓龙凤的羽翼,国家的重宝。推举任用他们,将使不讲仁德的人远遁。"
曹操每次出征前,常嘱曹丕:"有事就向邴原与张范讨教。"正争世子之位的曹丕,便对邴原与张范执子孙礼。
有次曹丕宴请宾客,酒酣之时,他出了道难题:"君主和父亲各自都有疾病,救命药丸只有一粒,是救君子还是救父亲呢?"宾客为表忠心,都说救君主,惟独邴原一言不发。曹丕追问邴原:"你将药丸给谁?"
邴原答道:"父亲!"曹丕倒也没有为难邴原。
不久,邴原代替凉茂的长史一职。自此之后,他闭门自守,非公务从不出门。公元214年,曹操征讨孙权时,邴原随军,不幸病逝途中,具体卒日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