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谁叫我有个好夫君呢?(1 / 2)

合肥。</p>

之前有说过。</p>

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p>

南方得合肥,可自大江而北出,而争胜于中原。</p>

中原得合肥则可扼江南之吭,而附其背矣。</p>

因此,合肥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p>

尤其是在南北统一的战役中,就显得最为重要。</p>

所以,对于攻打合肥,即便是率领着神武军,有着军队碾压之势的吴信。</p>

也是小心小心再小心。</p>

谨慎谨慎在谨慎。</p>

毕竟除开合肥的重要性之外。</p>

还有一点让他不得不谨慎的原因就是合肥在他前世发生过一件很著名的战役。</p>

那就是张八百大破吴十万。</p>

嗯,这也不算重点。</p>

因为这算是前世的事情了。</p>

他其实并不怎么在意。</p>

但在经过他的战报调查后,他又不得不在意了。</p>

因为合肥的守将刚好姓张。</p>

而他又刚好他也姓吴。</p>

嘿,你说这不巧了吗?</p>

这要是出现点意外。</p>

那就属于吴损十万休了。</p>

这不得直接让他改名成大周吴王啊。</p>

所以他这能不小心吗?</p>

毕竟一不小心就得“名流千古”了属于是。</p>

【昭武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你与驻扎在淮河之上警惕徐州的伪齐水军发生激战。】</p>

画面一转。</p>

【战鼓声的声响在海面之上来回飘荡。】</p>

【周齐两军的战船已是短兵相接,混乱成一团,许多战船甚至已经燃起了火焰。】</p>

【“转舵,包围他们!”】</p>

【“右舷齐射!”】</p>

【听着身边郑明的命令,在一阵摇晃中,吴信尽量保持着平稳。】</p>

【随后便看着东倒西歪,在船上翻滚的士卒们陷入沉思。】</p>

【“砰—砰—砰!”】</p>

【而战役却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便停止。】</p>

【只见号旗挥舞,八架从右侧船舷伸出的火炮便带着轰鸣声,呼啸着掠过了天空,并带着船勾,死死钉住对面的伪齐战船拉近距离。】</p>

【直至双方战船彻底靠近,周军才开始拿着武器冲上了敌方的战船。】</p>

【但可能因为对于船只摇晃并不熟悉,不时有人在晃动间掉下了船,随后又被正在战船中穿梭的周军征集的渔船打捞了上来。】</p>

画面结束。</p>

【在徐州总兵郑明的指挥下,你成功用二十万军队,以自身伤亡八千余人为代价,成功包围并全歼了驻扎在淮河之上的六千余名伪齐水军。】</p>

【其中,你损失的八千人里,有两千余名是因为不熟悉船舶摇晃,不小心跌入河中的。】</p>

【而尽管你仗着自己人多势众,派遣了专门的人员很努力的去打捞了。】</p>

【但他们还是因为不熟悉水性而死。】</p>

看到这,吴信直接选择沉默。</p>

因为这属实丢脸啊。</p>

前面还老自信的。</p>

想着这淮河之上只有六千人警惕徐州,自己二十万,完完全全是随便打的。</p>

但这战报一出来,他就真的有点难受了。</p>

毕竟这辈子没打过这么丢脸的仗。</p>

二十万打六千。</p>

自己还损失八千。</p>

“…”</p>

这整得吴信自信都变得不自信了。</p>

不过吴信也不得不承认。</p>

水战也确实比陆战难多了。</p>

毕竟经过他的观察来看。</p>

水战的搏杀不比陆战的搏杀。</p>

水战在战船接舷后,大多都是近战搏杀。</p>

颠簸的甲板,限制的地形,使得自己手下的北方军兵完全无法结成军阵。</p>

也无法穿戴精良的铁甲。</p>

因为还得考虑落水能不能爬的起来。</p>

甚至在战船的互相撞击中,有些连站都站不稳。</p>

自己主要能靠的就是来自徐州的军兵和神武军。</p>

其余的可以说,还没开始打,就东倒西歪了,有些还上吐下泻。</p>

但徐州的军兵和神武军水战的经验也没有伪齐的水战经验丰富。</p>

只能说。</p>

最多五五开。</p>

所以也就吴信欺负欺负伪齐主力现在并不在这里,才能拿下淮河。</p>

不然悬。</p>

不过虽然如此。</p>

但吴信依旧毫不怀疑自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p>

守江必守淮。</p>

淮河已下。</p>

合肥还会远吗?</p>

不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