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1 / 2)

【昭武元年八月,攻破安平城后,你继续率军向着高句丽王都平壤进军。】</p>

【期间,因左等右等,未等到使臣回复,还得知你继续进军消息的高句丽王李祥终于对请降死心。】</p>

【因此,他宣扬你的暴行,发动高句丽百姓,试图对你进行骚扰,拖延你的进军时间,让他为死守平壤城做准备。】</p>

【你开始遭受到多股高句丽军裹挟着百姓向你的军队发起进攻,后勤也遭受到了熟悉地形的高句丽百姓袭击。】</p>

【这极大的拖延了你的进军速度。】</p>

看到这,吴信也不得不承认。</p>

屠杀还是会有影响的。</p>

毕竟你一个也不放过,那人家也不会白白等死的。</p>

再怎么说一个偌大的国家,不管怎么样,终究还是有着不少不缺乏勇气之人。</p>

他们不畏惧强权。</p>

他们不害怕死亡。</p>

他们会为了自己国家而战。</p>

为了身后的家人而战。</p>

不过…</p>

勇气并不能当饭吃。</p>

因为在没有一个强大的领导人,没有一个能把他们拧成一股绳的指挥者的情况下。</p>

过大的实力差距就是他们永远无法越过的天险。</p>

就好比一个小孩子拿着一把木棍威胁着一个拿着尖刀的强壮的成年人一般。</p>

可笑至极。</p>

因此,他们献出自己生命,所做的一切终究不过螳臂当车罢了。</p>

【昭武元年八月三日,你派遣的前锋李敢先以八百骑横击自发抵抗的二十万高句丽百姓,斩首五千余,踩踏死者甚众,大破之,余者皆溃逃,其后小城告破】</p>

【昭武元年八月五日,李飞率领万人,先登陷阵,大破自发抵抗的高句丽百姓十万余,歼敌五万,余者伏诛,高句丽左右三城告破。】</p>

【至此,你的战略终于达成。】</p>

【已经没有任何的城池能在你进行战事时的后方产生威胁。】</p>

【唯一阻挡在你进军平壤的路上的。】</p>

【也只余下乌骨城。】</p>

【昭武元年八月十日,除却占领各地,维护后方所驻扎的军兵外,你率领剩余十二万人兵临乌骨城城下。】</p>

【此时,在高句丽王李祥的号召下,已经有了超过三十万的高句丽百姓汇聚于此。】</p>

【他们背靠城池,与之前被你屠尽的高句丽军兵一样,试图阻拦你。】</p>

【他们在高句丽王庭所派遣来的监军鼓舞下,呐喊着,高呼着—】</p>

【“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也决不能投降!”】</p>

【“更不能向侵略者屈服!”】</p>

“…”</p>

啧。</p>

吴信冷笑一声。</p>

毕竟高句丽鼓励百姓的这番言语在他看来实在是有些好笑。</p>

明明是他们先行侵略的大周。</p>

到头来,自己这个来复仇的还变成了侵略者。</p>

所以,还得是你们高句丽啊。</p>

打仗是毫无反抗能力的。</p>

颠倒黑白是世界第一的。</p>

不过既然如此。</p>

那就流尽最后一滴血吧。</p>

让我看看你们血液的颜色。</p>

让我看看你们的勇气。</p>

让我看看你们薄弱的身躯能否承受的住我麾下军兵的刀刃。</p>

看着眼前浮现的消息,吴信面无表情的下达了进攻的指令。</p>

【昭武元年八月十一日,你在稍作休整后,便毫不犹豫的对汇聚于城下的三十万高句丽百姓发起了进攻。】</p>

画面一转。</p>

【旷野之上。】</p>

【“轰轰轰—”】</p>

【轰雷般的马蹄声在旷野上回荡,大地仿佛也在马蹄的践踏下颤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