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陛下慧眼如炬(1 / 2)

天下长宁 知白 2528 字 1个月前

一份告示出现在长安,揭秘叶无坷身份,所以叶无坷在长安百姓面前亲自解释。</p>

那另一份告示出现,揭秘徐绩在大宁立国之前曾通敌背叛是陛下既往不咎。</p>

那徐绩理应也该亲自出面做出解释。</p>

曹猎开心的都要压不住嘴角的笑了。</p>

他可实在是太喜欢那小子的性格了。</p>

你能说叶姜头是个坏人吗?当然不是啊,全天下人都知道叶千办是好人,好人之中的好人。</p>

但好人就不能睚眦必报吗?</p>

高清澄出门去见徐绩,曹猎呲着个大牙在那乐。</p>

“这小家伙好,真好。”</p>

曹猎笑道:“比我家里那个懒货要好的多,干脆让他去执掌东广云汇算了,他这性子,做官多憋屈,还是做东广云汇大当家玩的爽快。”</p>

张汤撇嘴:“他这性子还就得在朝堂,在朝堂这么玩儿可比在江湖这么玩儿要爽快多了。”</p>

说睚眦必报,一点儿都不为过。</p>

你徐相可以用这一招,那我当然也可以。</p>

如果徐绩不去当着长安百姓的面解释,那下一份告示很快就来了。</p>

告示上会写明,徐相不愿对立国之前的是是非非做出解释。</p>

这可他亲口解释还要狠些。</p>

现在为难的是那位掌权二十年的宰相大人了。</p>

曹猎甚至能想象的出来,徐绩听闻此事之后脸上是何表情。</p>

当然曹猎更想看看,明日朝会上文武百官议论此事的时候脸上又是什么表情。</p>

“我怎么就忘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历来是他擅长。”</p>

张汤微笑道:“当初他离开无事村一路敲锣打鼓往长安来,用的就是这一招。”</p>

曹猎嘿嘿笑:“这小子与我对脾气,早晚得找他喝一顿大酒。”</p>

张汤道:“你那点腌臜本事可别传给他。”</p>

曹猎:“为什么?”</p>

张汤笑道:“你教小橘子,小橘子不会学,你教他,他真学。”</p>

曹猎又大笑起来:“那这顿大酒是非喝不可了,我家里那懒货倒像是正经人教出来的。”</p>

他往后靠了靠,舒舒服服:“我这点本事总不能后继无人。”</p>

张汤:“你那点本事最好后继无人。”</p>

曹猎:“我想教谁还能阻止得了?”</p>

他忽然想起来什么:“不行,我得去偷偷看看曹猎那嘴脸,再打听打听他什么时候与长安百姓见面,到时候我推你去。”</p>

张汤:“我又不是不能走。”</p>

曹猎:“你走的太慢,我推你快如奔马的去看热闹。”</p>

张汤:“脱缰之野狗。”</p>

曹猎:“那你就是瘸腿老狗。”</p>

说完这句话他就跑出去看热闹了。</p>

张汤一个人靠在躺椅上,嘴角微微带笑。</p>

曹猎刚才教高清澄的那些手段当然不能用,这些手段可用于江湖但绝不能在朝堂上开先例。</p>

相对来说,那小子的手段比曹猎的手段可要高明多了。</p>

张汤此时闭着眼睛也能想出来徐绩是什么嘴脸。</p>

越想他就越开心。</p>

谁说一代不如一代?</p>

这种法子他和曹猎两个老银币都没能想出来,那个小银币随随便便就想出来了。</p>

长安城内传播这种事的速度向来快,快的超乎想象。</p>

只一天时间,长安城内人人议论。</p>

其实关于徐绩早年间曾试图背叛陛下的事一直都有传闻,只是这传闻没几个人信。</p>

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三十年,且徐绩掌权都已有二十几年。</p>

百姓们便会论证,大家都说若徐绩当初真的背叛陛下,陛下还能让他做二十几年宰相?</p>

而且这种传闻并不是人人都听过,如今长安城内的百姓十之七八都不知道徐绩当初在豫州做过什么烂事。</p>

张汤说曹猎满脑子都是腌臜手段,曹猎那些手段再脏也脏不过徐绩。</p>

当初陛下让徐绩坐镇豫州,豫州是天下粮仓,陛下相当于把他的后背以及数十万宁军的后背都交给徐绩了。</p>

可这个家伙在豫州勾结这个勾结那个还盗卖军粮,甚至还想自立为王。</p>

陛下之所以容忍,是因为在那个特殊时期。</p>

后来大宁初立,又确实需要一个徐绩这样的人主理朝政。</p>

这种事老唐不适合,夏侯不适合,至于余九龄他们就更不适合了。</p>

在重用徐绩之前陛下也不是没培养过别人,如现在的户部尚书陆重楼就是陛下着重培养的人才。</p>

可经过事实证明,陆重楼的能力比徐绩还是差了些。</p>

差在有些脏活儿徐绩能干,陆重楼不能干。</p>

而且徐绩还能把一些脏活儿,干的漂漂亮亮成为政绩。</p>

大宁刚立国那会儿,可不是什么事都能靠光明正大四个字能解决的。</p>

不得不说徐绩在最初一段时间确实不负众望,大宁朝局能那么快稳定下来他也功不可没。</p>

所以陛下不是没给他机会。</p>

然而豫州那件事不是陛下心病,却成徐绩心病。</p>

有人自己什么地方脏就怕别人知道怕别人提起,别人不提起不知道他也怕。</p>

所以张汤很清楚,这件事有热闹看。</p>

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此时正在一家面馆里吃面。</p>

叶无坷坐在一个正对着门口的位置,方便他观察外边大街上的百姓围观告示。</p>

所以前辈们总结的没错。</p>

犯案之人往往都会在案发现场观察。</p>

当初徐绩让人悄悄在长安城内张贴告示,那些告示没人揭掉是因为贴告示的时候他还是大宁宰相。</p>

时至今日,没有宣判的徐绩依然还是大宁宰相。</p>

他只是在廷尉府配合调查,而不是被定罪。</p>

所以徐绩的告示没人能撤掉。</p>

但叶无坷让人连夜张贴的告示也还在,这事就有意思多了。</p>

因为叶无坷让人贴的告示是匿名,不但要被揭掉还会被调查是谁人所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