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说什么有失体统,怕是寒门子弟和平民当官,挤掉了离家子弟的官位吧。”</p>
慕听雪直言戳破。</p>
“此言不假。”</p>
萧望之自袖中,取出一份文书,递了过去,“今岁,吏部统计的新入职官员共计五十六名,其中四十五人是来自名门世家,十一人是花钱买官,而这四十五人当中,有十人,都姓离。”</p>
吏部尚书,景大人,也就是长公主府长史他爹。</p>
二三十年前,是萧望之提拔上来的。</p>
所以,他想要拿到朝廷吏部人员任免的详细资料,非常容易,张个口就成。</p>
“这咨文上写,这些人都是通过举孝廉,被选入职的。”</p>
慕听雪觉得很可笑,“哪儿那么巧,又孝顺又廉洁的被举荐者,刚好都是出自世家名门。这天底下的其他普通人,全都是既不孝顺又贪污之辈么?”</p>
萧望之挑眉:“孝不孝,廉不廉,谁孝谁廉,还不是他们这些举荐者说了算。”</p>
慕听雪一边翻着资料,一边道:“按照规矩,孝廉应该年满四十岁,这些举荐上来的都是什么?十八岁的七品尚书左主事,二十一岁的侍御史,甚至还有十六岁的从六品大理寺直司,从五品的云都司马?!”</p>
真是脸都不要了。</p>
十六岁就进入大理寺当了六品、五品官,就因为他们投了个好胎,姓离、姓卢、姓杨、姓王、姓晏……</p>
这云煌怎么还没完蛋啊?</p>
朝廷官员体系,腐败成这个样子,都延续了二百六十年,真的是有神仙在保佑了。</p>
华夏历史上多少人,辛辛苦苦考科举几十年,一路考,三四十岁才中举,能入殿试的寥寥无几,辛辛苦苦一辈子也只是拿到了官场的入场券,分配一个八九品的小官儿,开始熬资历、干政绩,熬到死都不一定能干到五品。</p>
“殿下息怒。”</p>
萧望之正色道,“此积弊已久,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慢慢改革。”</p>
慕听雪深知步子迈得太大,会前功尽弃的道理,便点头道:“那就慢慢来,先想办法让内阁通过开科举的提案。”</p>
“杨侍中态度暧昧,未置可否。”</p>
萧望之微微蹙眉,“应该还是观望,没有立刻点头。毕竟开科举损的是世家的利益。”</p>
慕听雪心中盘算着,杨老头这个消极的态度,基本上等于反对。</p>
因为杨老头向来是老好人做派,什么都点头。</p>
不点头也不摇头,约等于摇头。</p>
“晏右相又遭逢不测,卧病在家休养,尚书左丞晏南业,只能代父处理一些日常政务,却无权代父行驶内阁票拟否决权。”</p>
“所以,这科举提案,目前只有您一票?”</p>
“是。”</p>
“晏右相那边,你不用担心,我会说服他。”慕听雪拦下了这桩活儿,“等他身体康复一些,能够下床行走了,我就让他去一趟内阁,把开科举的提案给签了。”</p>
“如此甚好,那便是两票了。”</p>
萧望之看向她,“离公与您有仇,不必费力气了。他还设毒计陷害过荒竺,老臣也不屑去拉拢他。”</p>
也就是说。</p>
最为关键的第三票,在杨侍中身上。</p>
慕听雪想了想,道:“我与杨家关系还算不错。”</p>
萧望之无奈笑道:“仅仅只是关系不错,并不够。开科举干系甚大,会严重动摇世家的根本,妨碍他们族内子孙入仕,他们轻易不会点头。除非——”</p>
“除非什么?”</p>